网游之千里之行_分卷阅读_382
作者:云上君子      更新:2020-07-20 16:36      字数:3995
  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们抑制不住地一阵失望,台下却有一个人眼前一亮。
  逆鳞。
  作为涟漪清尘的队长,他最能体会涟漪清尘这个战术的精髓。讲真,涟漪清尘的构思算是十分理想了,但是,无解的战术?不,不存在的。
  任何战术都有理论上的破解之法,不然这比赛没法打了。关键在于理论和实践的契合度。
  从涟漪清尘潜行偷袭失败,开始吟唱第五个地形技起,千里的反击就露出雏形了。
  千里凶猛逼向涟漪清尘,不是为了近距离打断。这种错觉之下,他掩藏的真实意图,是干扰她的心神。
  一心三用可不轻松。涟漪清尘一边要快速位移,一边要吟唱,一边要在脑海中构建迷宫——何况千里的坐标变化得那么快!这样的心理压力下,迷宫的精巧度必将有所下降。
  后来,涟漪清尘吟唱时的一箭,目的不在打断,而是通过微乎其微的角度偏移,诱导涟漪清尘往左挪步。这一步有什么用?很有用。它是一种心理暗示,等千里的第二招——龙息出手时,涟漪清尘面对左右两个方位的选择,果然条件反射地跑向了左边。
  不知不觉中,她挑了千里特意引领的那个方向。
  这是潜意识里的人之常情,那样混乱又高度紧张的状态下,要接近于机器人的理智才能保证不出错。
  千里利用的原理,和涟漪清尘意欲偷袭他的那个环节如出一辙。
  活生生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。
  方向确定了,预判也就容易多了,那一招爆炸射击是货真价实的盲狙,不过也没到桃之夭夭所说精准到没法解释的程度,爆炸射击是aoe,严格来说,涟漪清尘是被爆炸波及了。
  这也是千里不趁火打劫的原因之一。涟漪清尘离爆炸中心还不够近,遭受的感官上的影响不够大,10米的距离,千里过得去,涟漪清尘基本就回过神来了。
  原因之二……是他不打算破坏涟漪清尘的节奏。
  不是因为他怂。
  是因为他要赢。
  就在对方的节奏中打赢这一仗。
  涟漪清尘从爆炸射击中挣扎出来,千里已然离她十万八千里远了。
  大家都以为这一下精彩的盲狙会是本场单挑的转折点,谁晓得千里溜得比兔子还快。
  是转折点。不明显而已。
  小心啊。逆鳞心道。他看得出来,千里的一系列测试,画上圆满句号了。
  是的,测试,或说试探。
  千里一直在试探。
  以普通攻击乃至直接敲打的方式,试探木墙的厚度,以弓柄格挡涟漪清尘的剑刃,试探涟漪清尘普攻的判定强度,一次次看似中规中矩地放箭,试探涟漪清尘躲避箭的速度以及走位的习惯,前几次在原地等待涟漪清尘,试探她的绕路方式,不惜落于下风也要放任涟漪清尘的循环进攻,试探她的冷却周期。好一段时间里,千里通过最低的技能消耗,不断地收集涟漪清尘的各种样板数值,实在被逼得没办法了,才使出一两招保命技。
  代价也不小,他的生命值落后了不少。但千里显然不在意,他有着和逆鳞相同的东西——自信。
  没事,试探完毕,好戏要正式上演了。
  这条界限,只有少数几个人留意到了。观众们则在各种不解的懵逼中,看着两人来来回回地打游击战。
  最初,这游击战是涟漪清尘主动掀起的,渐渐地,演变成了有来有往的缠缠绵绵。
  千里是发动反击了,要命的是,千里的攻势断断续续的,气氛上去一点又下来,上去一点又下来,就是死活达不到高潮。
  比如涟漪清尘吟唱下一个技能时,千里的箭说出手就出手,涟漪清尘一如以往地敏捷跳开,那根箭却在半空转了个弯,调皮地绕到了涟漪清尘背后,噗地插入她腰间,哗——法剑的荧光萎靡地消散开去——打断成功!
  技能——追风箭!
  观众们高兴的欢呼还未响起就被浇灭了——千里命中了就没有然后了,不仅不追击,还欢快地往后挪,途中倒是有持续放箭,但普通攻击的力度如何足够?
  为什么不好好利用优势呢?观众们百思不得其解。
  确实,吾名之族整体而言不像神之光那么激进,可千里是打出过五杀的弓箭手啊!说他没那个胆量,他们不信!
  直到战斗就以这种状态持续过半,人们才品出了点味道来。
  毕竟,数字不会骗人。
  原本血量大幅落后的千里,目前的生命值为49%,涟漪清尘的生命值则为46%。
  ……反超了?
  我去,啥时候的事儿?!
  双方的粉丝都有点后知后觉。
  “妈的,这弓箭手真烦人。”神之光的选手席里,松枝挂剑没忍住爆了句粗。
  “还不是打不过我。”天狼说。
  第557章 超速普攻
  “那你有本事打爆他啊!”松枝挂剑没好气。
  “我没对上他,怪我?”天狼反问道。
  “哎呀,清尘妹子有点危险啊。”上邪说。
  “也不好说,还是有赢面的。”归零沉吟道。
  上邪和归零在神之光公会呆的时间最长,资历上绝对是老玩家了,比起天狼和松枝挂剑这两个气血方刚的小年轻,要沉着得多。
  队长逆鳞坐在最后面,托着腮,默然不语。
  俗语有云,曲高和寡,这场比赛在普遍观众眼里估计说不上有多刺激,两人炫技的成分很少,真正致命的交锋,在意识上。
  节奏还是涟漪清尘的节奏,但千里一步一步地在瓦解她丝严缝密的布局。
  第一,打断吟唱。
  第二,破坏迷宫。
  第三,预判涟漪清的走位。
  第四,格挡涟漪清尘的普攻。
  第五,贴身招架涟漪清尘的技能。
  这五项不是步骤,而是选项,每一个周期中,千里能做到一到两点,涟漪清尘的攻势就被严重干扰了。
  其中,打断吟唱、破坏迷宫是决定性的一个环节,但千里不可能回回如此,这两件事都需要威力足够大的技能,这样的技能千里可不多。
  那么,不能打断吟唱,也不能破坏迷宫的时候,就得选用代价更小,更“便宜”的应对之法,而预判与格挡都无需施展任何技能。至于贴身招架,则是针对涟漪清尘想以近战技能打出绝对优势时必定要进行的防御。
  实则,这些对策都很普通,很浅显,任意一个职业级的玩家都不难想出。
  难的,是操作的有效性、技能的利用率、以及这些独立的对策相互之间的有机组合。
  有些对策可同时进行,有些对策却非此即彼。比如,预判涟漪清尘的走位最有利的环境是在完整的迷宫中,那是一种“反预判”——地形过于狭窄,千里又无法靠普攻打破迷宫的壁垒,因此千里的路线相当受限,如此,涟漪清尘就能更好地预判千里的走位,也就能更快速地决定自己的行动,反过来,这也为千里预判涟漪清尘的走位提供了线索。如若是在相对空旷的地方,这样的预判和反预判的意义都会被大大削弱。
  什么时候能打断吟唱?什么时候该破坏迷宫?什么时候预判的准确性最高?什么时候格挡最安全?什么时候隐忍?什么时候发飙?
  技能之间如何安排顺序?如何衔接?如何确保不陷入冷却真空期?
  这一次又一次的选择,就构成了传说中的“有机组合”。
  他不乘胜追击,不咄咄逼人,不随便大幅度交出技能,就是为了维持这种和谐的节奏,为了有机组合的顺利运转。
  如果说,涟漪清尘针对千里的战术,是很有方向性且令人耳目一新的大纲,千里针对涟漪清尘的反打,就是既没什么新意又琐碎之极的各种小动作、小细节,连逆鳞都很难去笼统地概括千里的思路。
  或者,有五个字能体现出它的精髓——
  温水煮青蛙。
  看似没有动作时,他的动作早就开始了。等你察觉到不对劲,你的皮肤已然适应了这锅温水,你的身体已变得笨重,你的思维已变得迟钝,你明知如此,亦无能为力。
  是的,涟漪清尘确实是察觉了。但她没有失了分寸,也没有自乱阵脚,她反而打得更为坚定,更为决绝,她的迷宫设得更刁钻,她的长剑每一下都挥得更义无反顾,注意力集中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,执着的目光差点能在千里身上盯出个窟窿。
  竞技场上,也许观众们最爱看的是各种“意外”,“惊喜”,出其不意的战术,巧妙绝伦的套路,可更为多见的情况——尤其在跨度甚长的常规赛中——却是踏踏实实的稳扎稳打,没有太多所谓的惊艳,各自凭的是平日每时每刻的训练、一点一滴的积累,比谁少犯一个失误,多做好一个细节,比谁能更稳当地坚持到最后。
  这就是涟漪清尘的觉悟,她知道千里打的算盘,也明白千里的能耐,但她更相信自己。
  她没想过自己能必胜,可也没想过自己会输。
  全力以赴。就是这么简单。
  他们都在全力以赴。
  嘣——!
  嘣嘣嘣嘣嘣嘣——!
  裹夹着风火元素魔法气流的羽箭从千里的月照弓上连绵不绝地射出,有些插入木墙、树干之类的障碍物上,有些被涟漪清尘铛地打落,有些则刺穿涟漪清尘薄薄的铠甲,没入她的躯体一小截后,又刷地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。
  有心人看着看着就发现了,千里密集的攻势都是在和涟漪清尘的贴身近战中发出的。
  无论是射箭的速度,还是拉弦的速度,都看得人们眼花缭乱。
  而且,千里持弓的姿势,也很奇怪。
  常规赛中,千里的不少比赛都被奉为弓箭手经典教材,其中一个原因,是千里姿势之标准,基本不输弓箭手行会的导师们,打起来英姿飒爽,看起来赏心悦目。
  今天,在大多数玩家都紧张地关注着双方生命值的对比时,好些弓箭手玩家却觉得千里的姿势看起来非常违和。
  大概算是职业病吧。
  标准?不,离标准差远了。千里的左手似乎只是随意地握着弓柄,指向随心所欲,有时很偏,有时很低,右手更是离脸颊那个标准中的标准位置几万光年,千里近乎可以以任何位置、任何角度来绷弦。
  大家好像看懂了。千里纯粹是想怎么射,就怎么射。
  有点难以置信,特别是受过千里指导的人,不论直接还是间接、多还是少。
  对弓箭最基本的尊重,就是先学会正确的用法。
  谁都料不到,在职业联赛的赛场上,千里竟自己打破了这个准则。
  无规矩不成方圆,但要冲出方圆,也须得撇除规矩。千里这么做并非心血来潮,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抗衡涟漪清尘的近身压迫。
  涟漪清尘要用普攻削他,他就削回去。
  可远程武器怎么对抗近战武器?
  不,他对抗的不是武器。他拼的是输出效率。
  嘣嘣嘣嘣嘣——!那柄弓在千里手中简直不像一柄弓了,倒像一把奇形怪状的乐器,千里不停地拨着仅有的一根弦,指缝间绚丽夺目地迅速凝成一根又一根羽箭,甫一形成便喷射而出,弓弦很少拉满,至多四分之三,有时二分之一,更多的时候,三分之一甚或四分之一处便松开了力道。
  人们愈看愈目瞪口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