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零之戏精夫妻_分卷阅读_61
作者:易楠苏伊      更新:2020-07-31 12:02      字数:4042
  就是刚刚走过来的路上,那些人看他的目光也不再是仇恨和厌恶,而是讨好。这让他心里有种重新被尊重的感觉。
  何方芝一直等到杨培华把资料填好了,才开口问,“杨老师,你说上面是不是想让你一起出试卷啊?”
  杨培华摇头,“这我哪知道。”人逢喜事精神爽,杨培华也有了开玩笑的心思,揶揄道,“怎么着,你还想走歪门邪道啊?”
  何方芝羞得脸都红了,抿嘴笑道,“歪门邪道谈不上,但是如果我的老师刚好是出题考官,我说出去得多有面子啊。”
  杨培华微微一笑,“你啊,还是要抓紧学习吧。时间不等人了。”
  他都恢复身份了,这恢复高考的消息也快到了吧。
  何方芝点头,“我会的。”
  杨培华看向张大队长,“估计很快就会恢复高考,你别让这孩子下地了吧。她基础不好,这些年又忘得差不多了。让她多点时间复习吧。”
  张大队长怔了怔,拿着烟袋锅子的手抖了一下,“所以说上面真的会恢复高考?”
  杨培华很肯定地点头,“应该是吧。”
  “可上面一直吵吵这事,总没个定数。”张大队长还是不相信。
  “但这次不一样。你看我不就平反了嘛。很快其他人也会平反的。”杨培华这话是想让张大队长对那爷孙俩好点。
  是人就有功利心思,如果许未生和许文英恢复身份,这生产队的人没一个能高攀得上的。
  许未生可是比他还厉害的人物,人家可是京剧大师。以前听他戏的人哪一个不是大人物。
  张大队长再傻也知道这一层,不管杨培华是因为什么目的提点他,但对人家好一点,他这个大队长还是能办到的。
  他动了动嘴唇,脑袋往杨培华面前凑了下,压低声音道,“会的,你放心吧。”
  说完,他又扭头看了眼何方芝,“以后你别上工了。到时候考大学,也能给咱家争光。”
  何方芝眼睛一亮,“谢谢爹。”
  她看向杨培华,“杨老师,您打算什么时候出发?”
  杨培华也是归心似箭,“我明早去县城看看什么时候有去北京的火车,再做决定。”
  归期给了一个月的时间。照理说他不用这么着急。可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收回自己的房子。
  何方芝一脸惊讶,“您刚出来,这么快就走?”刚才走路还颤颤巍巍的,她有些不放心,“我看您还是留在我们生产队,让我帮您把身体养好了再走也不迟啊。从这到北京也就三四天的路程,不急的。”
  杨培华一脸苦笑,摇头道,“我家有个祖宅,上面领导说了可以还给我。我想好好回去归置归置。”
  张大队长没说话。就在这时,一大早就去水库钓鱼的张向阳背着篓子风风火火地跑进来。
  他之前一直去给许家爷俩送东西,自然也知道杨培华,后来还从他媳妇那得知这人是他媳妇的老师,对他更敬重了些。
  他把鱼杆往院子里一扔,连篓子都没卸下就跑进来,“杨老师,我听说您恢复身份了,是真的吗?”
  杨培华见他急得满头大汗,知道他这是替自己高兴,心里暖暖的,“是真的。”
  张大队长哼了一声。对小儿子现在游手好闲的样子越发看不眼。
  今年六月,大儿子终于拿到驾驶证书,小儿子也坚持把工作让给了大儿子。大儿子文化水平不够,只能在仓库干些整理东西的活。工资倒是没有变。
  可小儿子却天天在家,他每天下地只挣了八个工分,比大儿子十个工分差了两个工分。想想就觉得脑壳疼。
  张大队长板着脸,吩咐小儿子,“杨老师说要早点回去归置祖宅,我看不如你陪杨老师去一趟北京吧。”省得天天在家闲得慌。
  张向阳想也不想就应下了,“行啊。杨老师我陪你去一趟吧。你那房子估计有人住进去了,到时候我帮你撵人。”
  杨培华原先还怕耽误他时间,可听他这么一说又有些犹豫了,他迟疑道,“可这样会耽误你学习吧?”
  虽然张向阳的成绩比他媳妇好,可人外有人,山外有山,谁知道将来他会不会因为一分之差就错失好大学。
  张向阳摆手,“没事儿,我报考的学校分数线应该不高。”
  表演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肯定比不上那些热门专业。
  何方芝也在旁边劝,“是啊,就让他去吧。到时候让他干点跑脚的活。”
  一家子都这么说了,杨培华再拒绝就矫情了,点头答应了。
  何方芝站起来,往张向阳身后的篓子扫了一眼,“你今天运气不错啊,居然钓了两条大鱼。那我拿去炖了吧。”
  张向阳这才想起篓子还没卸下来,笑得眉开眼笑,“今天我是沾了杨老师的光才钓到这么大的鱼的。”
  两条草鱼加起来有六七斤重。活蹦乱跳的,想来是才钓上来没多久。
  杨老师笑得满脸慈爱。笑容一直浮现在脸上。
  就在这时,张母和杨素兰也从地里回来了。
  张大队长看到两人立刻吩咐道,“老婆子,赶紧去杀只老母鸡,炖个鸡汤,给杨老师补补身体。”
  杨老师忙推辞。张大队长装作生气似的不容他拒绝,“哪能不要呢。你这副身体回去,恐怕还没待几天,就得病倒了。到时候上面领导肯定会责怪我办事不周。”
  杨素兰有些懵,看向表妹,无声询问,“这是咋啦?”
  何方芝拎着鱼往外走,笑着道,“杨老师平反了。”
  杨素兰惊讶地张大嘴巴,忙追了出去。
  张母也呆了呆,反应过来之后,立刻去后院逮鸡。
  一家子忙得团团转。
  张向阳这才想起来,“杨老师,您的孩子在哪?要不要写信通知他们啊?”
  杨老师走得这么急,回到北京估计一大堆事,还不如现在就写,让他大哥明天上班给带过去。
  杨培华刚才还如沐春风的笑脸下一秒就沉了下去。
  张向阳呆愣了好一会儿。他问到不该问的了?
  时间过了好一会儿,杨培华才轻声道,“我家人都死了。”
  “啊?”虽然张向阳从他沉默这么长时间就已经猜到会是个悲剧,但是没想到会惨到只剩下他一人的境地,“他们?”
  杨培华紧紧握着拳头,浑浊眼里全是愤恨,“因为我。因为他们不肯跟我划清界限,所以他们才没的。”
  他的儿女都是他亲自教导,个个都很孝顺。别的家,父亲举报儿子,儿子攻击父亲,妻子举报丈夫,丈夫背叛妻子。乱成一锅粥。只有他们家,一直温暖团结。
  可谁成想,因为他被人陷害,被下放劳改。他的家人不肯跟他划清界限,就被那些畜生给害死。
  他的女儿才十六岁啊,他的儿子才十五,他的妻子疯了,没到两年也饿死在北京街头,他们一个个都离他远去。他活着的每一天都想要复仇。
  他要查出来,到底是谁要害他。他一定不会放过那些伤害过他的人。
  张向阳心中很是悲痛,“杨老师,你……”
  杨培华回过神,他拍拍张向阳的胳膊,“傻小子,你别担心。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。他们希望我活着。”
  那些人没死,他怎么可能会死呢。他一定会活得好好的。
  很快,何方芝和杨素兰就收拾了一桌丰盛的晌饭。
  为了照顾杨培华的年纪,老母鸡,她炖了三个小时,鸡汤味道很是鲜美。
  吃饭的时候,张向阳想起来道,“杨老师,明天我帮你买票吧。”
  “好!”既然已经欠了一个大人情,杨培华也不再客气,大不了,等他走的时候,他的祖宅就留给他们夫妻吧,也算是回报他们这两年来的照顾了。
  晚上,张向阳和媳妇说起杨培华的家事。
  张向阳虽然是个男人,可并不代表他就没有感觉,杨老师说起家人都没的时候,那脸上的神情不是悲痛,而是恨,“你说他会不会想不开走上歧途啊?”
  何方芝想起杨培华听说要恢复高考时,一时激动说的话,她心中微微一动。不得不说,张向阳的感觉是对的。
  不过她并不认为杨老师的做法有什么不对。既然恨能支撑他这么些年,说明他的恨太多,“就算如此,你又能怎么办?”
  张向阳一时语塞,他想阻止杨老师不要害人,可他有什么立场去阻止,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,说‘原谅’这两个字当然容易。
  何方芝拍拍他的肩膀,“你呀,也别想那么多。杨老师的仇人很多,他年纪也大了,你认为他会跟人动真刀真枪吗?”
  张向阳被她这话逗笑了,“他当然不会跟人家动真刀真枪,可就怕他为了报仇,采用非法手段。如果他精明一些,没被人查出来还好,一旦被人察觉,他可就完了。”
  何方芝倒不是这么认为的。张向阳跟杨老师接触不深。所以不了解杨老师的为人。可她却能从杨老师解题方式上看出来,这人非常懂得变通,心思缜密。以他的智商一定会选最好的法子来报仇,绝对不会让人抓住把柄的。
  “希望如此吧!”张向阳还是有些担忧。
  到了第二日,张向阳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,拿着张大队长给开的介绍信到火车站买票。
  比较凑巧的是,最近的票居然就是明天。张向阳买了两张之后就回来了。
  又过了一日,何方芝起来给他们做了些干粮,“你一定要好好照顾杨老师。他年纪大了,胃又不好,你记得去开水间打热水把馒头泡了给他吃。”
  张向阳一一记下,末了又有些不舍地握着她的手,“我舍不得你。”
  何方芝搂着他,在脸颊上吻了一记。两个孩子也哭得稀里哗啦,这还是张向阳第一次要出这么远的门呢,两个孩子都十分不舍。
  张向阳担心她们哭太久了,眼睛该肿了,忙跟她们保证,“等爹回来之后一定给你们带好吃的。比如说糖果,好吃的饼干,江米条,北京烤鸭……”
  两个孩子馋得一个劲儿流口水,倒是没有再哭了。
  何方芝催张向阳赶紧走。
  第 66 章
  张向阳和何方芝拎着包裹带了老房这边。
  张大队长驾着驴车过来, “小三子, 你过来赶驴车吧。我和杨老师坐在后头。”
  张向阳和何方芝对视一眼。他哪里会赶驴车啊。可别把驴赶到地里头。
  何方芝刚想开口, 张向阳拉住了她, “爹,我昨天去仓库借自行车的时候, 逗这头驴玩,他还踢了我一脚, 你说它待会儿会不会不听我的话。”
  张大队长听到他这不着调的话, 气得举起手里的烟袋锅子, “你闲得呀, 居然逗驴玩。”
  张母忙拉住,“你干啥呢, 杨老师还赶火车呢。你不是会赶驴嘛, 干啥要让他来。”
  张大队长气鼓鼓地瞪她一眼,“到底我是老子还是他是老子。”话虽如此,他还是蹦到前面驴车上了。
  张向阳扶着杨培华上了驴车。
  杨培华一脸感激地看着张大队长, “谢谢你了, 大队长。”
  张大队长脸上的怒色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, “这算个啥。我就是乡下老农民, 赶驴车而已, 不要太熟。”
  何方芝跟杨培华告了别。杨培华一再叮嘱她要好好学,将来考上北京。
  何方芝都一一答应,记在心里。
  驴车很快就到了县城,张大队长不放心地吩咐小儿子, “一定要把杨老师照顾好。他年纪大了,腿脚不好,要是他走不动道了,你记得背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