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道至圣_分卷阅读_1046
作者:
永恒之火 更新:2020-08-04 05:31 字数:5075
看到如此重要的事,让杨林全然忘记身后那些人,继续低头阅读。
“唉?你干什么呢?买完赶紧走啊?”那老秀才抱怨一句,绕过杨林就要去买《圣道》和《文报》,走路的过程中不经意间扫了一眼杨林手中的《民报》,立刻瞪大眼睛。
“什么!方虚圣向宣武军下了战书?”老秀才大声嚷嚷起来。
“什么?”
后面的那些人也顾不得排队,立刻涌到杨林身后,伸长脖子看《民报》头版,最后面的几个人一边跳一边看。
“这《民报》好生厉害!”
“看来方虚圣的战书只在《民报》出现过,若是之前有风声,早就人族皆知。”
“有意思!给我来一份《民报》!”
“也给我来一份!”
其余人纷纷向店员喊着。
“不急,人人都有!”店员笑着说完,开始贩卖《民报》。
很快,最早的十几人人手一份《民报》,两手跟托着大面饼一样,站在书店前翻看。
“原来象州发生过这种事啊,《文报》可不会记载。”
“咦?原来妖界是这个样子,竟然还有什么毒蛟,以前真不知道。”
“这竟然有董文丛董州牧写的童生试指导?初读觉老生常谈,细读方觉鞭辟入里,不愧是一位翰林!我若是早读到这篇文章,十年前就能考上童生!”
“呵呵,你们看这条有关景国的文章,不,上面说叫新闻,虽然没直说,但明显看得出来,是左相在阻挠方虚圣!柳山这个奸贼,真应该把他关进三尺笼子里!”
州文院的书铺开张向来很早,但八月初二起早来买书报的人并不多,甚至连书贩都很少提早前来。
不过,州文院门前的大街是整座巴陵城乃至象州最繁华的街道之一,即便是六点多的清晨,也有不少人路过。
那些人随意看了一眼,就见书铺前有十余人捧着很大的纸张在阅读,一部分人只是觉得好奇,继续前行,但还有一部分人怀疑是新生事物,于是走过去询问。
慢慢地,州文院门口的人越来越多。
一开始,众人只是捧着《民报》看,后来,读过《民报》的众人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,分成不同小团体讨论,有的讨论象州的新闻,有的讨论景国时政,有的在交流童生试的指导。
渐渐地,越来越多的人前来,而每个离开的人,都会向熟人说起《民报》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巴陵城各处的人纷纷走向文院书铺,书贩们也嗅到商机,推着小车撒腿狂奔。
同样的情景在象州各城上演。
不过短短一个时辰,象州各城文院书铺前的人数已经超越昨日,人山人海。
一时之间,全象州人都在谈论《民报》,不知《民报》甚至无法跟别人交谈。
《民报》彻底火了。
第1663章 圣元纸贵
一文钱,在象州只能买到一个菜包子,普通百姓买之前都可能会犹豫一下,要不要改买俩馒头。
但是,现在虚圣方运的战书加州牧董文丛的童生试指导只卖一文钱,即便是每天吃饭花费不超过三文钱的寒门子弟也没有犹豫。
今日的象州,比瘟疫传播更快的,便是购买《民报》的消息。
不止是读书人,即便是家里没有孩子的普通百姓,得知方运对庆国下了战书,也捏着一文钱向最近的文院跑去。
各地出现了许多奇葩事,乞丐不乞讨了,花楼的花女不卖唱了,学子们不上课了,所有人都争先恐后买《民报》。
书贩本来是卖书卖报刊的,可今日各地文院书铺已经禁止一人多买《民报》,书贩们只得放弃卖书,老老实实排着队,只为买一份《民报》,不卖,留着自己看。
《象州邸报》增刊只印了十万份就引发象州各地百姓争抢,而《民报》从早上开卖,一直卖到中午,依旧有人在排队。
巴陵城的印刷工坊全力印刷,书铺一开始是六个人卖,后来是二十个人卖,最后五十个人开始卖《民报》。
幸亏开卖前众官早就预料到这种场面,从昨天半夜开始,各工坊就在印刷《民报》,这才能让各地持续不断贩卖,可临近中午,还是断货,不得不印一批卖一批。
象州人从老到少从男到女,全都跟疯了似的,非买《民报》不可,即便是许多清醒的人也只是准备晚一点买,而不是不买。
一些人家根本没必要买,儿女才两三岁,可被邻居亲友一撺掇说万一《民报》上有方虚圣的科举指导怎么办?结果无一人抵抗方运教学的诱惑,直奔当地文院。
一些人并非住在城里,买完《民报》后,由于无法买到多份,也雇不到马车,撒腿就往村里跑,然后领着全村人往县里赶。
中午时分,半日的销售数量统计出来,截至到中午十二点,全象州共出售了三千两百多万份《民报》,整个象州也不过一亿三千多万人而已。
一些小城市人少,当地官员本以为卖个五六万份已经不错,可谁知道在本城居民买得差不多的时候,周边村镇的人排着大队杀过来。
《民报》在开售的同时,董文丛便听从方运的命令,在论榜公布《民报》的全版内容,引发全天下读书人的强势讨论。
在《民报》文章下面,半日的讨论回复数量超过了两亿条,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文章,因为论榜能影响文榜,而根据两榜的设置,导致进士榜、翰林榜、大学士榜和大儒榜四榜第一,全是那篇董文丛发的“人族第一份民办报纸《民报》正式刊发”。
人族各地读书人讨论《民报》太过热情,最后许多人不得不重新发文章专门讨论一个问题,有的讨论方运的战书,有的讨论印刷用的宋体字,有的讨论《民报》的销量,有的讨论董文丛的那篇童生试指导……
很快,《民报》的影响力向人族全面辐射,一些读书人都以为本地也有《民报》卖,纷纷向当地文院门口聚集,结果没有贩卖,但读书人不愿散去,于是开始讨论《民报》。
许多人看不到“论榜”,一些举人干脆提笔抄写《民报》内容,就在文院门口供其他读书人阅读抄写。
于是,比当年“洛阳纸贵”更夸张的事席卷全圣元大陆。
除却象州之外,城市文院附近的笔墨纸砚被纷纷赶来的读书人买空,许多读书人涌到文院附近抄写《民报》的内容,有的什么都抄写,有的只抄写跟科举有关的,有的则只抄写方运的战书。
各地官员屡次阻止,均遭众多读书人对抗,一些明年要考童生试的家长甚至对着当地官员破口大骂,让那些官员无可奈何。最后,当地的官员不得不开始舌绽春雷,慢慢阅读《民报》的内容,让本城的读书人记录。
人族万城,超过三成的城市有官员在舌绽春雷朗诵《民报》,让各地的史家读书人不得不提笔记录这前所未有的场面。
晋升大儒不久的上一代四大才子之首“史君”陆怀江在论榜说了一句话。
“方虚圣再度打开一扇时代之门,连通新的一界。”
大多数读书人只当是普通的夸奖,但极少数读书人却看出门道:陆怀江明显是说,《民报》在拓宽人族圣道,甚至可能开创一家新圣道,从而诞生一位新的半圣。
由于圣院只设象州为《民报》试点区域,圣元大陆其余地方买不到这份独特的报纸。
象州官员和读书人的官印被来自人族各地的传书塞满,各地读书人纷纷请象州读书人帮他们代买一份《民报》创刊号作为纪念,即便是从未见面的人,也能拐弯抹角找出关系,甚至有人连祖父辈见过一面的交情都拿出来。
未到中午,孔城的衙门前就被上千读书人堵住。
与其他地方不同,孔城极为开放,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读书人,孔城的读书人也非常活跃,以人族中心自居。
当年方运在宁安县革新,许多孔城人发现很好,于是,孔城很快成为第二个车马必须按照规定方向行驶的城市、第二个有人行横道的城市、第二个加大力度奖励工家人的城市……
现在,上千读书人聚集在孔城府衙门口,不断抗议。
“我们要《民报》!”
“孔城未有《民报》,孔圣后人安能谈为民?”
“孔城无《民报》,便是无民!”
“若孔城再无《民报》,我等便去孔府学宫门口静坐!”
“不要拿圣院当借口,孔城官员若上下一心,要求圣院开禁,圣院岂会不同意?”
孔城知府一个头两个大,不得不亲自出来安抚读书人,然后带着人往孔家跑,询问孔家人的意图。
当值的孔家家老召开会议,出现分歧。
一部分人认为既然《民报》是方运先创出,在孔城普及无伤大雅,但一部分人认为,《民报》若在孔城发行必须要经过孔城的审查,还有一部分人认为《民报》的潜力巨大,乃是控制人族头脑的利器,必须要掌握在孔家人手里,否则,一旦有人通过相似的报刊诋毁孔家人,即便孔家人错少功大,也会被报刊抹黑,导致那些不懂思考的人误以为孔家一无是处甚至祸国殃民。
第1664章 抵达摩妖山
《民报》在象州的疯狂场面震惊了全人族,各国各世家纷纷召开临时会议,讨论此事。
各国均非常重视《民报》,反倒在景国的朝会上,左相一党的官员尽显丑恶嘴脸,认为《民报》内容太过荒诞,必须要交由吏部管辖,甚至有几个官员认为应该停办《民报》,否则用不了多久,象州百姓便只知有《民报》,不知有国君。
还有一位官员举例说,《民报》上有一则有关当朝时政的内容,表面上是转述邸报内容,实则用了春秋笔法,把罪责推到左相柳山身上,这种报刊必须要封禁,不然会铸成大错。
不过,太后和文相等官员竭力阻止左相一党,让《民报》保证了独立运营。
朝会结束后,文相姜河川联系方运,询问《民报》的相关事宜。
“你这《民报》只卖一文钱,如何回本?年常日久,即便是你也承担不起如此耗费。”
“《民报》现如今是为了制造轰动效果,自然不以盈利为目的,或者说,即便是将来,也不以盈利为目的,只要不赔钱便可。至于《民报》的收入来源,很简单,可以独立分出一版,专供各地商户发布消息,广而告之,吸引客人,简称‘广告’。广告收入加上报纸销售的收入,《民报》只赚不赔。”
姜河川很快发现问题。
“广告?这个叫法不错。若是有大商行在你们《民报》发广告,你们的《民报》遇到大商行的负面新闻,恐怕不会发布吧。”
“我们《民报》绝对中立,不会被任何因素影响。”
“方镇国,你就不要在老夫面前说这些虚的。身为《民报》的实际掌控者,你岂能真正完全中立?看看今日《民报》的创刊号,第一次发行,就迫不及待影射柳山乃是景国朝纲败坏之根源。这《民报》,在官府手里,是欺骗民众的武器,让百姓更加顺从;在商人手中,是煽动百姓的武器,影响百姓去对抗商人的敌人。若《民报》的编审被敌国控制,那么《民报》会出现各种攻击污蔑景国人的新闻,同时美化庆国人和他国人,彻底击垮景国人的自信,制造一批庆国的追随者,而这些人会自以为清醒,以为自己没有被景国官府奴役,但实则被庆国控制头脑,最后如同你说的那句话,已经分不清谁是敌人,谁是友人。”
“不久的将来,各地必然会出现与《民报》相似之物,到那时,掌握报纸,便掌握了百姓的头脑和情绪。有些话,不能公开说,但私下说说无妨,百姓并不愚昧,但极度盲目,也很容易被欺骗。而《民报》真正的价值,便是控制百姓的头脑,在千百年后,或许会出现其他事物代替《民报》,但万变不离其宗,控制百姓的头脑,便能控制一切。”
方运微微一笑,堂堂大儒果然非同凡响,一眼看透了《民报》的本质,一眼看透自己不惜对抗刑殿的目的。
身为一个寒门子弟,身为一个根基远不如众圣世家和各国皇室的牢固的虚圣,方运很清楚自己有太多的弱点,而《民报》能让自己掌握话语权,影响百姓的看法,从而让自己的根基更加牢固。
掌握《民报》的方虚圣,其实际权力十倍于没有《民报》的方虚圣。
“河川先生说的是,《民报》能够绝对中立,但我们《民报》的编审很难保持中立,但我尽量保证,《民报》中不会有景国的敌人,不会有逆种,不会有我们的敌人。因为,我很清楚一个国家的报刊被敌国影响,是一件何等可怕的事。就如同,管理景国的官员们,拿着景国人给予的俸禄,贪着景国人的血汗钱,却一心要当庆国人,认为错不在自己在景国,实际上,无论在什么国度,他们都是渣滓。请河川先生放心,《民报》不会背叛景国,也不会背叛人族。”
“你如此说,老夫便放心了。那么,咱们谈谈似乎已经被人忽视的头版正事,你向庆国宣武军下战书之事。你下战书,振奋民心,老夫十分赞同,但……你有几成的把握胜过他们?”
“摩妖山中情势复杂,我只需要不断杀妖蛮,超过他们即可,至于几成,我没想过,我只有必胜之心!”
“好!如此说来,那老夫便放心了,不过,既然有第一封战书,便会有第二封,我很想知道第二封战书给谁,看看老夫猜的对不对。”
“大概十多日,您老便会看到第二封战书。”
“好吧,看来你不想现在说,无妨。祝你摩妖山之行顺利。另外,你铸就的新文台是否跟龙族有关?洞庭湖畔、岳阳楼上,多人曾见过。”
“今年中秋节,一切真相大白。若河川先生有闲暇,今年的中秋佳节,不妨来岳阳楼一观巴陵胜景。”方运回复。
“好!若有机会,老夫必然前往巴陵!”
放下官印,方运望向书房的地图,然后拿起毛笔,蘸足黑墨,把象州与摩妖山之间红色的边境线涂抹成黑色。
随后,方运开始准备前往摩妖山。
在入主象州不久,方运就想去摩妖山走一趟,展开杀戮,震慑万妖,保证自己在任时摩妖山的妖蛮不会作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