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节
作者:茂林修竹      更新:2021-05-22 06:06      字数:6224
  苏秉正一个人静了半晌,忽而道:“朕出去走走。”
  谯楼上暮鼓才歇,夜幕降临,漫天寒星璀璨。
  苏秉正就一个人踱步在夜风里,靴子下石板踩起来沙沙的响。初春风里生润,那水汽缓缓的沁入衣衫,却并不觉得冷。太液池边柳枝已软,在风中款款的摇曳。那池水映了星光,点点泛明。
  苏秉正就停在那水边。一个恍惚,就依稀瞧见水里有阿客的倒影。她褪了鞋袜,坐在青石上濯足,那明晃晃的月亮玉盘似的被她打碎又聚合。水声泠泠。她俯身时辫梢落进水里去,她扬手将辫子甩到身后,一个侧身的功夫,便瞧见了他。于是笑着向他招了招手。可他并不上前,就只是静静的瞧着。直到又一阵风吹过,柳梢点水,那影子一散而尽,徒留满池碎光
  他情知不过一场幻觉,可心里却倏然被难过填满。一时竟有些透不过气来。
  ——太后确实说过那句话,“人相信的不过是自己愿意相信的事”。可他只想笑卢佳音断章取义。她若打听得再仔细些,便该知道太后是在教他如何明辨利益、洞悉人心。真相往往残酷,世事常不如人愿。可他不能做自欺欺人的懦夫,他必得透过重重血色,看清最真的真相,然后才能真正把控局面。
  他自幼及长,所知所见所有的一切都是冰冷残酷的现实,只有阿客像一个柔软美好的梦境。他固然深恨不论王宗芝还是秦鸣桥还是苏秉良,有那么多人曾觊觎他的宝物,可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。你不能指望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她的好。
  阿客不喜欢他,也没什么好奇怪的。他就是这么较真这么无趣的一个人,想尽了一切办法就是要霸住她,哪怕要悖逆她强迫她困住她。你也不能指望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的不好。
  明明知道所有的这些,还要营造假象自欺欺人——那他究竟得有多么可悲。
  他宁愿清醒的痛苦着。等待那遥不可及的,她也真正爱上他的那天。
  自然,他也足够清醒的知道,阿客已经死去了,那一天永远也不会来了。
  他以为自己看到了阿客……可那真的,就只是幻觉而已。
  他驻足得久了。采白去了凤仪殿,又回来。竟就这么打了个照面。
  将到上钥的时候,天色昏黑,侍卫们认不出,便上前盘问。苏秉正命吴吉去传话,“让她过来吧。”
  采白很快就被带到他的面前。她已换下宫装,一身练布的素衣,身无长物。
  他就问道:“选了什么东西?”
  采白摇了摇头,道:“客娘子的双鱼珮。不知陛下可还记得?是一件蓝田玉雕的双鲤鱼,客娘子入府时带着的。那是卢家祖上所传。可东西不在凤仪宫里。”
  苏秉正道:“记得,那玉佩当年阿客已给了朕,不算是凤仪宫的东西。你挑旁的吧。”
  采白道:“那就没有旁的了——”片刻后又道,“若陛下恩准,婢子还有句话想说。”
  苏秉正静默了片刻,道:“说吧。”
  采白便跪下来,缓缓的沉了口气,道:“陛下总觉得自己喜欢客娘子,可客娘子是怎么被喜欢着的?悔了有媒有聘的婚事,给人做没名没分的童养媳,过着半尴不尬的日子。满府都传陛下会另娶,而后陛下就真抬进了新贵人。却又不肯放她出去,将她困在深宫里,眼看着您的姬妾们斗法。到最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,却连好好的看一眼都不曾,就这么撒手人寰。婢子读书少,不懂什么道理,可也知道,天下男人喜欢一个女人时,无不是百般宠爱,务令她过体面舒心的日子。”
  苏秉正只沉默不语。
  采白便也徐徐的将话说下去,“陛下总以为客娘子辜负您的喜欢,可这世上真有人如客娘子这般去辜负一个人吗?她一辈子究竟哪一件事,不是牺牲了自己,去成全陛下?您明明什么都得到了,却像个孩子似的大哭大闹,自怨自艾,究竟有什么意思。”
  苏秉正道:“什么都得到了……你真以为我什么都得到了?”
  采白道:“客娘子确实将一切都给您了。”
  苏秉正已无心再争辩什么,只道:“说完了,就走吧。”
  采白深深的叩头,道:“爱屋及乌。便为了卢婕妤的姓氏与模样,陛下也多垂怜她一份吧。”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……真不容易啊这章卡的。终于揭开了。
  正文 52明月(五)
  含水殿在太液池中央的湖心岛上,只一座曲桥连接,轻易便能隔断。兼是夏季避暑的去处,便尤其的僻冷寒凉。
  阿客骤然被软禁在这岛上,仓促之下也不及部署。只托了萧雁娘,好歹将葛覃留在蓬莱殿中。她亦不及传信给卢毅,只希望他能耐心分析事态,自保之余,能对她略作施救。
  她已做好了心理准备。这次她被发配,陷害她的人必然会趁机要她的命。她在含水殿不会太好过,多待一天都可能会出事。也唯有指望苏秉正能尽快回心转意。
  任人宰割的日子总是难熬的。岛上宫女多少粗使杂役,也显然有人打过招呼了,对阿客一行十分的粗鲁和怠慢。眼神里就透着宰割牲畜般的阴狠和算计。幸而阿客自幼便见多了迎高踩低的泼妇豪奴,能拿捏住气势,芣苡也够泼辣和壮实,才勉强能够自保。可她毕竟是为人所囚,时日久了,还是要被鱼肉的。
  外间草木萌发,岛上却还没有融暖的迹象。宫殿旷了一个冬季,干冷蒙尘。夜间风穿枯木,那呜咽幽怨之声便不绝于耳。阿客便拉了芣苡与她同睡。阴寒沁骨的时候,两个人就瑟缩着聊聊天。
  人说由奢入俭难,芣苡却比她想的更能适应这里的苦寒。简直称得上甘贫乐道了。
  “倒是想起当年了。”她这么说,“这些人再横,可比得过夫人吗?”
  卢佳音继母不慈,这件事阿客从卢毅口中听说过。甚至卢三娘也抱怨过许多次,可芣苡几乎绝口不提。从她口中套句话有多难?谁知这会儿她竟主动说起来了。
  阿客便道,“当年确实艰难。可不知怎么的,回想起来,却觉得这辈子竟只有那个时候可堪怀念。”
  芣苡就安静下来。许久才轻声道,“娘子后悔入宫吗?”
  阿客道,“也没什么好后悔的……反倒是你,后悔随我进来吗?”
  芣苡摇了摇头,道:“二娘子去哪儿我便去哪儿,没什么可后悔的。”
  阿客便道:“如今你跟我一道被囚禁在这种地方,便不问我因何获罪的吗?”
  芣苡避开了她的目光,道:“二娘子想说时,自然会告诉我。我只需等着便是。”
  阿客叹了口气,“我却希望你问一问。”片刻后又说,“你……可还记得梁孟庸?”她便觉出芣苡气息一窒。虽已料到那折子上所说大半属实,这回应还是令她心底猛的一沉。她接着说,“他死了。”
  芣苡许久都没有声音。待听到她轻轻吸了吸鼻子,阿客才知道她竟是哭了。便道,“你哭什么?”
  芣苡道,“二娘子不能哭,我替您哭。”
  那寒气渗得阿客骨头疼,她抱着膝盖坐起来,往床角靠了靠,“你这一哭,我便死有余辜了……”芣苡忙收了声,望着阿客,阿客便说,“……你可还记得我有一枚白玉葫芦,上雕着梵文的大悲咒?”
  芣苡愣了一愣,见阿客凝望着她,显然是非要逼出答案来的,才低垂了头,道:“是婢子带进来的,原本觉得是件念想……”
  “是他雕的那件?”
  芣苡垂眸不语,只轻轻点了点头。
  原来真的是卢佳音的东西——原来那折子上暗示的,悉数是真的。梁孟庸便是良哥儿,而卢佳音倾心于他。
  一时阿客竟连试探下去的决心都动摇了。她沉默了许久,才又说道,“……他原本是废太子后裔,年前叛乱,被诛杀了。”
  芣苡一时未能回过神来,只瞪大了眼睛望着阿客。待回味过来,几次张嘴想应话,竟都不知该说什么。到最后也只喃喃道,“废……废太子,是那个废太子?可,可……怎么可能,怎么会这样……”又语无伦次道,“总觉得他气度不俗,可也……”极后来才渐渐觉出害怕来,一时攥着阿客的手,手指颤抖着冰寒下来,话语却条理了,“……娘子是被牵连了,对吗?”
  她的反应不像作假,阿客才能略略松一口气——至少卢佳音该没有与良哥儿私下勾连,该不知道他会谋反。
  “也还没到那般地步。”她只这么说,“都只是道听途说罢了,十有□是有人故意陷害于我。阿兄不还没受牵连吗?”
  心里却明白,纵然卢佳音不曾参与良哥儿的谋反,苏秉正也并不曾冤枉了她。这一遭她只怕再难翻身了。
  阿客骤然被软禁在这岛上,宫中一片哗然。
  事情过去许多日,乾德殿宫人们的戒备才稍稍松懈下来。王夕月费尽了功夫,终于套出只言片语来。到此刻她再迟钝也明白,自己被人给利用了。早有人布了一大盘棋等着卢佳音,却不自己去下。而是利用她对卢佳音的介怀,送了个破绽来引诱着她来出手,勾连出随后一环扣一环的陷阱抑或真相来。
  之所以要利用她,盖因全天下都知道那布局之人是牛鬼蛇神,不安好心。
  比被人利用更糟心的事,莫过于被敌人利用,亲手搞掉了盟友。王夕月心情十分糟糕。
  可事已至此,也无可奈何。只能安安分分的蛰伏下来,免得惹火烧身。
  叛贼头目化名“梁孟庸”,寄居在卢家,甚至曾指点卢毅学问的消息,很快便在朝野间传扬开来。这阵子卢毅的处境也十分艰难。他倒还知道上书申辩,可惜申辩的表奏递到内中,便再无消息。三月里,终于有人拿此事弹劾他,劝谏苏秉正追根究底,莫要纵容乱党余孽。
  苏秉正照旧留中,将此事暂压下来。他固然对阿客心存意气,一时压抑不住便发泄了出来,可整件事里究竟几分可信几分构陷,所针对的又是谁,他心底都有数。王夕月尚且厌憎为人算计胁持,何况是他?他不动声色,不过是因为真的被刺疼了,兼有些疑点尚未查清,故而看那小丑跳梁也懒做理会罢了。
  然而阿客被软禁在含水殿里,本身也是一种表态。便有人不能揣摩他的心意,反而变本加厉的营造起声势来攻击卢毅。甚至有人点明卢毅与废太子余党勾结,意图不轨,更有人旁敲侧击的提及了卢德音,终于令苏秉正忍无可忍。
  他便在杜夫子为他讲经时,问到废太子苏晋安与先帝间的往事。杜夫子倡儒尚礼,对先帝杀兄夺位之事一直深以为憾,听出他对苏晋安的同情来,自然不失时机的就要替废太子讲几句话。苏秉正便也说起,“先帝临终前曾与朕说起,他梦见废太子孤魂野鬼游荡在旷野里,醒来心里便十分难受。”杜夫子便道,“先帝圣仁,陛下该为他弥补憾事。”
  话到了这一步,自然就要提及追封废太子之事。苏秉正便也光明正大的访查苏秉良的下落,自然有人替他查明,苏秉良隐姓埋名在深山老林耕种为生,可惜早几年便已染疾去世,并未留下后代。只有几件遗物为证。
  苏秉正便将他风光改葬。他秉性乖戾凉薄,真狠起来,对自己也不手软。直接甩出消息去,想过继子嗣给苏秉良,延续苏晋安一脉的香火。他只有三个儿子。三郎是皇后所出,断不可能被过继,余下苏晟与苏显,外祖父都是政事堂的党魁。过继哪个都有一群人要伤筋动骨,另一群人喜闻乐见。一时朝野震动。
  幸而萧镝深明大义,没趁机给高平侯一脉落井下石,极力劝说苏秉正自宗室子弟中挑选品行忠良仁厚者。
  经此一时,高平侯一系终于稍稍消停下去。再无人敢提及卢毅一事。
  毓秀宫。
  周明艳发狂砸碎了殿内一切陈设。身上纱衣倾颓,发髻凌乱。忽而在镜中望见自己的模样,她踩在断瓷碎玉间骤然失去力量,扶着雕栏缓缓滑坐在地上。就那么怔愣了许久。
  宫人们不敢近前,却又不能不近前,互相低语着,推诿着。
  那窃窃私语的声音传进周明艳的耳中,越显的她像个人人厌憎的孤家寡人
  她恨苏秉正——可这恨意也头一次让她这么疲惫。她甚至怀疑自己恨这个男人做什么,他的心里从来都没有她。甚至连他们的儿子,他也许都从来没认真当作“他们”的儿子。他的心里就只有那个该死的老女人和她留下来的野种罢了。
  天知道,当她得知卢德音与苏秉良有私情时,她有多么的震惊。可震惊的背后,是更强烈的幸灾乐祸,她简直想仰天长笑,指着苏秉正的鼻子骂,你活该。但其实那个时候她就该绝望了。你看苏秉正宁肯爱个这么对他的女人,也不肯爱她。
  她只是不甘心罢了。她忍不住就想去揭他的伤疤,教训他身旁的女人,令他们比她还难过。可她忘了,苏秉正反手便能将她给的痛楚十倍砸回来,他对她从来都不手软的。
  她总算还不糊涂。知道苏秉正不动手处置卢毅,显然是发现了什么疑点,还不到她能放任自己消沉的时候。
  苏秉正要恶心周明艳,向来是不厌做全套的。这一日下了朝,他便摆驾景明宫,令王夕月陪伴赏春。
  已过了上巳节,春水生绿,百花初绽。王夕月本就是香草美人的定位,她院子自然收拾得尤其宜景宜情,入目葳蕤,风里都沁着香。她便在庭院里设了筵席,亲自抚琴为苏秉正助兴。
  苏秉正无可无不可。他与后宫诸人素来都没太多话说,在院子里听听曲子喝喝酒反而更能打发时间。
  只是春风熏人欲睡,他喝着酒,神思便渐渐的就飘远。那琴声穿花渡水,渐渐就化作纷纷扬扬的梅花雪。他就记起那年阿客在灯下信手拨弦,病骨支离,却又淡泊平静。花架上新折的梅花寂静飘落在她发间、指上。他抬手欲为她拂去,眼前忽而就起了蒙蒙水雾,沉碧亭如云间孤岛,梅花落的曲子在云雾间飘散,阿客远远的抬眸望他,又似叹息般垂下头去。
  他脑中便一阵清明。
  杯中酒洒,他恍若未觉。王夕月瞧见他身上不对,忙停了弦音,道:“臣妾换个曲子?”
  苏秉正这才回神,道:“不必……这曲子,是梅花落吧。”
  王夕月忙道:“是,素日里听的都是笛曲。臣妾偶尔得到前人改编的琴曲,便拿来练习……还有些手生,弹不出那气韵来,让陛下见笑了。”
  苏秉正道:“朕听皇后弹奏过,一样的曲调,可听起来却又仿佛不一样。”
  王夕月笑道:“陛下说的不错。琴者,情也。诗人以诗言志,歌者以歌咏怀,奏琴之人自然以琴抒情。琴谱是曲骨,情志才是曲魂。譬如一个人,纵然面相、身段近似,可若心志、修养、情感不同,人依旧能觉出区别来。同一首曲子让不同的人来弹,因心志、情怀、气韵不同,弹出来也是不一样的。所谓‘知音’,归根到底还是‘知心’。”
  苏秉正道:“可若不同的人弹,那感觉却一样呢?”
  王夕月心里便一酸,却还是笑着道:“这世上有模样像的人,也未必没有气韵像的人。”
  苏秉正兀自出了一会儿神,并没有接着她的话说下去,转而道:“让我看看这谱子。”
  王夕月吩咐下去,片刻后流雪便抱了个盒子过来。王夕月笑道:“让你拿个谱子,你连盒子都抱来了。”一面将盒子打开。
  那盒子盛着一沓芙蓉花笺,细密的文理,杂着些细碎的芙蓉花瓣。苏秉正记得,这花笺是卢佳音所做。
  “久不拿出来晒,这纸也有些生潮了。”王夕月将曲谱取出来,呈给苏秉正,又将里面的花笺散开来。琐碎的解释着,“连带曲谱一道,都是去岁长乐公主百日时,卢婕妤还的礼。”
  苏秉正依旧不做声——他看不懂曲谱上的字,便有些索然。余光瞟见王夕月自盒子里取出另一张来,那笔迹如乱石铺路,崎岖里又有一种别致的工整,便随手接过来,道:“这笔字却十分雅趣。”说话间,目光已扫到落款,却是“卢氏佳音敬上。”
  他心里便猛的一震——他见过卢佳音的字,她刻意模仿阿客的笔迹,几可乱真。可手书上这笔字风格特出,那一转一折的习惯,分明不是一朝一夕养成,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克服的。可过了一会儿他又想,这曲谱的笔迹工工整整,与手书截然不同。也许卢佳音就是善于模仿。
  却又听王夕月道:“臣妾也爱她的书法。只是她因这笔字受了姊妹们不少嘲笑,便不爱外现。素日与人书信往来,都令下人抄录——这一封手书,还是臣妾特地求来的。因少见,才特地收藏起来——想不到陛下也喜欢。”
  苏秉正掩盖好了情绪,将那花笺收在袖子里,道:“朕不留膳了,你歇着吧。”
  正文 53蒹葭(一)
  苏秉正只觉得心慌,却寻不出缘由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