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6章 王安有罪
作者:
泉释一切 更新:2021-06-24 02:33 字数:2175
一旁,正如张璟所料,王体乾在听到朱由校的话后,真的开始动起心思来了。
毕竟,朱由校言语之中,并没有考虑治罪王安后,立即让他的心腹李进忠立即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意思,而是想从其他司礼监秉笔太监里,选一个靠得住的能够信任的人接替。
什么是靠得住的能够信任的人,这句话就很微妙了,毕竟,想要成为能够信任的人,那就得有成为能够信任的人的实力。
换而言之,你得做些什么,证明你是一个能够被皇帝信任的人。
到了这时候,王体乾再傻,也明白张璟为什么会说今天给他一个惊喜了。
确实,朱由校的话,对于想要在王安倒台前,提前寻找靠山的王体乾而言,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惊喜。
所以,在张璟离开乾清宫后,王体乾在给朱由校磨墨的时候,见朱由校眉头皱着,连忙请示道:“皇爷为何愁眉?是奴婢哪里做得不好吗?”
“和你没关系,朕只是被这些奏疏气得,什么时候,朕的家事,由得这些外人插手了?”朱由校看了眼王体乾,本来不想对他说什么,但心情激动之下,还是对王体乾说了话。
“皇爷息怒,话是这么说没错,可皇爷的家事,他们一直都管得不少,这又能有什么办法?总不能让他们做哑巴吧?”王体乾安慰道。
“哼哼!朕还真要让他们以后做哑巴,省得天天给朕呱噪!”朱由校冷哼几声,狠狠道。
王体乾不知道朱由校说的让外朝那帮臣子做哑巴的意思,在他看来,嘴巴是长在别人身上的,你还能封了别人嘴巴,让他们一辈子都说不出话吗?除非,朱由校是要他们再也说不了任何话……
朱由校之后,想到了什么,看了眼王体乾问道:“体乾,现在宫里面有什么流言没有?”
“流言?”王体乾小心翼翼的试探问道。
“嗯!”朱由校应了一声,点了点头道:“就是宫里面的人,最近都在谈什么?”
想着他一直留中王安的推辞奏疏,外朝都不管不顾的为此上书,要他赶快走完君臣谦让的礼节,让王安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,朱由校觉着内廷里,也应该有些传闻才是。
当然,这话朱由校也不只是今天问王体乾一人而已,其他在乾清宫伺候的太监,他也都问过。
这么做的原因,除了朱由校想要打听宫里面对于王安的真实看法,另外也有试探身边的这些太监,在王安和他之间,谁对他更忠心而已。
对于太监的忠心,朱由校在其他事情上,也是信任他们的,但如果是拿他和在宫廷里,培植势力多年的权宦相比,朱由校也不敢保证宫里的所有太监都对他忠心。
终究,大明可也是有太监跟着太监造反的例子的,最出名的便是夺门之变拥立英宗的宦官曹吉祥,他最终就是率兵谋反失败,被英宗下令凌迟处死的。
虽然朱由校不敢保证王安会不会有反心,但他敢保证肯定有太监会比忠心他,更忠心于王安,所以对于身边司礼监的这些太监,他自然要个个试探,以便将来真对王安动手时,知道该如何保证内廷的安稳运作。
听了朱由校的话,王体乾思索一番回道:“回禀皇爷,宫里面现在都在讨论司礼监掌印王公公的推辞奏疏,被皇爷留中的事情。”
“哦?是吗?”朱由校假装不清楚此事,随意反问道:“那他们对此事怎么看的?可有异议?”
“皇爷说笑了,下面的奴婢们,哪敢对皇爷的事有异议?咱们做什么事情,不都是听皇爷的吩咐吗?”王体乾迟疑了下,小心翼翼道,直觉告诉他,朱由校的话里有坑。
“好个滑头!”朱由校闻言,笑骂道。
他知道,王体乾是故意说这种恭维他,却又不会得罪其他人的话,这就证明了王体乾的圆滑,不过,对此,朱由校并不介意,毕竟他的问题,可不是好回答的。
当然,这话也让朱由校明白了王体乾的忠心,毕竟,若是忠心王安的人,刚才就是替王安说话,要他赶快下旨拒绝王安的推辞奏疏,和王安把君臣册封的谦让礼节做好了。
见朱由校并未发怒,王体乾心中有底又说道:“不过,皇爷留中王公公的奏疏,其实也算是对他的警告。”
“嗯?警告?”朱由校明显注意到了王体乾的说辞,疑惑问道。
“是的。”王体乾肯定道。
“仔细给朕说说!”朱由校命令道。
“是!奴婢明白!”王体乾装出一副迟疑模样,答应下来。
而后,便听王体乾回道:“皇爷有所不知,自先帝即位,王公公入了司礼监以来,他在宫外的亲属和家奴,就多行不法之事。而他们出了事情,就会求王公公相助,而王公公对他们也十分纵容,只要能压得住,那就会出面解决的。”
“岂有此理!竟然还有这事!”闻言,朱由校拍案怒道。
不过,朱由校的心里却是窃喜不已,毕竟,他手上一直没什么王安的把柄,现下听到王安纵容亲属家奴,多行不法之事,那还不乐坏了,终究这样的话,他可就是找到合适的理由,治罪王安了。
然而,想到他对这些事情都不清楚,朱由校又狐疑的问王体乾道:“这些事情,东厂、锦衣卫都没告诉朕,你是怎么知道的?”
“他们哪里敢把管王公公的事情?终究,东厂、锦衣卫那些人,谁也不干净,真要是捅出来,谁也不敢保证王公公会不会把他们的破事也捅出来。”王体乾回道。
“这样啊……”朱由校点了点头道,便不出声了,他知道,王体乾说得话是对的。
想想也就明白了,这些朝廷重臣,谁家里没个为非作歹的亲属,今天你拿这事弹劾他,也许还不致命,说不得明天他没事了,就把你的事情拿出来弹劾你。
终究,这种不能立刻把人弹劾下马,让对方一蹶不振的弹劾,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少用,毕竟,这也不是什么大罪,弄不死他们的,只有到了致对方死地时候,拿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罪名,数罪并罚,可以彻底在政治上弄死对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