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酒趁年华_分卷阅读_283
作者:
我想吃肉 更新:2020-06-12 18:12 字数:4206
丁先生表示,这已经不重要了!
真是太开心了,得到了明确的表示了呢,可以不用再提心吊胆,担心他们父女俩又想当一回忠臣了。伸手就要取那张纸条。
颜神佑的手脚比他快得多,伸手一抹,又把小纸条给收了回来。丁号扼腕,对上颜神佑似笑非笑的眼神儿,只好垂下头来自认倒霉。颜神佑慢条斯理地问:“先生还有事么?”
丁号郁闷地道:“没了,我干活去了。”
颜神佑等他一出门儿,脸上镇定从容的表情就垮了,对会这么个人物,真是相当不容易。还好,暂时将事情压下去了,否则他这么频繁的串连,万一被人发现了,那就真的不好了。
一等把丁号打发走,她就跑到姜氏那里去避难了。虽然姜氏抓到她就要念叨一回养生,不过眼下,还是姜氏那里最安全了。
姜氏那里今天没课,连日阴雨,搞得大家都没有什么心情,姜氏便放了两天的假。见颜神佑过来了,十分欢喜,口上还要责怪道:“你终于晓得回来啦?”
颜神佑贴着她坐下,好奇地四下打量:“阿萱她们呢?”
姜氏道:“她们还不能闲下来歇息一下了么?我又不是牢头,见天地看着她们。她们想去园子里走走,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?”
颜神佑一想,也对。姜氏却又小声说:“你也不要一心只搁在外头了,分一只眼睛看看这家里。”
“呃?”
姜氏叹道:“看你这傻样儿。你纵能干,终是要嫁出去的,山小郎看着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不假,可女人呢,一半看夫家,一半也要看娘家。”这一点姜氏是深有体会的。
颜神佑奇道:“那又怎样?家里现在挺好的呀。”
姜氏伸手在她额上戳了一指:“我就说,一处不管你就一处不行。现在是很好,以后呢?”
颜神佑有点愣神,旋即明白了:“阿蓉?”
姜氏满意地道:“还没傻到家呢。父母以后终究是要走了的,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扶持,明白么?尤其女孩儿家,嫁出去了,娘家争不争气,也是顶要紧的一条儿。六郎是个懂事的孩子,你一向也很心疼两个兄弟,我不担心你们。可是呢,若是与兄弟媳妇处得好了,岂不更好?”
颜神佑:……心里有点沉甸甸的。在姜氏殷切的目光下,她也只能点点头:“是。”
姜氏又多叮嘱了一句:“可一定要记得呀。”
颜神佑乖乖继续答应了下来。跑亲妈这儿,心没散心,又添了一桩任务。她原本与阿蓉姐妹俩就不错,当然,与阿蓉的年龄差有点大,是以与阿萱处得比较好。姜氏不说,她也会与她们好好相处,现在一提,就略有一点……颜肃之看到楚氏来信时的味道了。
略心塞。
正想说什么,外面阿竹匆匆进来道:“娘子,小娘子,外面人来寻小娘子回事儿。”
姜氏心知是有正事,对颜神佑道:“去罢,只一条——”
颜神佑无奈地接口道:“我晓得的,一定照顾好自己。”
姜氏道:“你别不当一回事儿,去罢。阿竹看好她。”
阿竹应声答是,颜神佑听得好不无力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出得门来,阿竹便轻声道:“舆部消息,扬州有些变故。”
这个扬州与颜神佑穿越前的那个扬州还不是一回事儿,不是一个城市,才是一州。原本昂州这块地方也归扬州管辖的,实在是个大州。后来被分出一个昂州去,剩下的都是原本比较富裕一点,秩序比较好的地方。
颜神佑听了,心里一动:“回去再说。”
到了为她单设的的外书房内坐下,取了竹筒打开一瞧,脸色就不太好了:扬州也出义军了。当然,官方的说法,是乱民。
年初回昂州的时候,颜家的车队就在扬州境内遇到过那么一拨人,当时数不过几百,很快就被打发了。这不到一年的时候内,居然又生出一股“聚数千人”的队伍。这乐子可真是大了!
颜神佑匆忙去见颜肃之,颜肃之还奇怪:“你不是去见你阿娘了么?怎么又急匆匆地过来了?”
颜神佑道:“看看这个罢!”
颜肃之一眼扫过小纸条,神情也严肃了起来!扬州乱了,就代表着昂州也要不得安宁了。虽然道路毁了,然而只要想,必然会有人过来。比如说,义军如果干不过官军,就会逃窜,这个逃窜的方向很可能是往官员力量薄弱的南方来。如果义军打赢了,昂州也不安全,昂州已经是全国有名的产盐的地方了。
以及,不管谁赢谁输,受到涉及过不下日子的百姓,很可能就成为无地流民,往昂州这个地广人稀的地方讨生活来。以前光是遇天灾,就有逃荒的过来了,现在加上人祸,逃亡的队伍只有更大。
颜肃之道:“传令,阿胡领命守住北上关口!方章、卢慎,准备接应游民安置诸事宜。”
☆、162·人口多起来
因事先有所准备,且流民潮并不是一开始便汹涌,闻讯而来的属官们的情绪都很稳定。自打来了丁号,虽然是个结巴,然而名望比自己强、本事好像也更大一点,名气就更不用说了,卢慎虽做着长史之位,在丁号面前也是十分恭敬的。
丁号这里呢,却是隐隐将自己当作颜肃之的“谋主”的,虽在州府的序列里,心理上却颇为超然。发言的时候,只有丁号是不怎么按照官阶次序来的。难得的,州府里的人也并不以为意。倒是都认可了这个前哑巴的智力。
是以丁号是最先开口的:“虽是早有准备,我等也可处置,只是,若真个来势汹汹,说不得,还是要使君亲往相迎一二。”
颜肃之感兴趣地摸了摸下巴道:“这是何意?”
卢慎一脸的不忍看,心道,明知道他是个结巴,还要这么问,真是愁死人了,听得人头皮都要发麻了。
丁号也不负卢慎所望,本意并不吊人胃口、开口却让人想掐着脖子把他想说的话都给摇出来,嗑嗑巴巴地道:“以示使君爱民之意,也与流亡之人做个约定。留他们,是使君仁厚。可别拿使君之仁厚当应该!这些事情,要从一开始就养成风气,不可骄纵。”
与会者的心情真是大起复大落,上一秒钟还想掐死这个折磨强迫症的王八蛋,下一秒胸中便豁然开朗。没错!不愧是当世大儒,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去了。昂州人口本就少,想要有所作为,必然要吸引外来人口,外面来人了,可不是请他们来当大爷的!有本事的,当然不会埋没,但是也不能让他们太拿架子了。
人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,潜意识里都会对自己关注的内容划上着重符号。比如丁号说的这一段话里,颜肃之父女听出来的是:要引导民风。
而卢慎等人则不然,他们的重点在于“不可骄纵”,这个“不可骄纵”的对象,也止是平民百姓,而是与他们有竞争关系的外地知识份子、世家等等。
丁号的建设,两者都有,然而立场不同的人,必须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。若说颜肃之父女与卢慎完全忽略了其他方面,那也不尽然,注意,肯定是会注意的,只是重点就不同了。
然而无论如何,丁号的建议都被采纳了。在颜神佑看来,这件事情就该是让他爹出面的。将来整个昂州的领导者,也必须是她爹,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。至于她自己,一是大环境不大允许,二也是……没事跟自己亲爹争权?她又不傻!
当下分了一下工,接到有大批流民,或者某批流民里开始出现比较有名的十人的时候),颜肃之便亲往昂州与扬州交界的大道关口上,亲迎流亡百姓,对他们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和最深切的关怀。什么安民告示都没有他露这一脸儿顶用。
颜神佑就留州府里代颜肃之处理一些庶务。
哪怕是坐镇留守,事情也挺复杂的。首先一样,就是……连着下这么长时间的雨,盐的产量降低了不少。无论是煮盐还是晒盐,第一步都是需要卤水的。天不好,哪种方法都没辙。这得盘点一下仓库,考虑一下产量问题。其次就是流亡安置的后续问题。
这就需要期待一下颜肃之有没有王霸之气了,如果颜肃之第一炮能够打响,将人镇住了,那下面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。否则一开始镇不住人,后来事情就不好办了。
庶务,正常套路的庶务,对于颜神佑来说并不困难。已经代理过多少回了,早已驾轻就熟。只要不再天降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大麻烦,她都应付得了。何况,她也不是没有帮手,丁号留下来了。
丁先生言辞犀利不假,口舌却委实不够伶俐,还是留下来让有耐心听他说话的人跟他打交道吧。颜肃之就带了卢慎过去,陪同的还有张瀚兄。盖因张瀚所辖之地与扬州接壤,不少流民是需要就地安置在他那里的。
就在州府开完会不久,天便放晴了。最为坑爹的是,这一回放晴,天是真的晴了,不是酝酿着再下一场的短暂中场休息,而是就变好了。天瓦蓝瓦蓝的,云洁白洁白的,泥土也不再泛着水光了。古工曹也向颜肃之递交了一份“整修公共建筑计划书”,将因暴雨冲坏的道路、沟渠,都作了一个安排,先尽着境内的修。至于那条官道,不好意思,昂州境内的路还没修完了,坏了的部分主要是在扬州那里,还是让扬州刺史想办法吧。
颜肃之看了一眼,就批准了这么个建议。颜神佑心头一动,道:“若有流民来,莫如以工代赈!”她越说越开心,“先前竟然忘了这么一条儿。光想着来了之后要白养活着这些人到明年有收成了,来了的人,口粮照发,若肯上工,还有多一份粮。”昂州境内的劳动力,快不够用了。按照正常的规定,每年也就二十天的徭役。然而事实上,无论哪里,哪怕是天子脚下,这个数额也是超支的,有的地方甚至到了“无日不在征发”的地步。
昂州这里经过暴雨,想要修复,征发量必然要超过往年。虽是无奈之举,能征发能少一点,还是少一点的好。
颜肃之听了,觉得这个意见可行。丁号与卢慎等都认为:“闲着也是闲着,太闲了,不用干活,还有饭吃,容易养出惰性来。将这一切当成应该,就不好管了。原本招了人来,纵不征发徭役,也要或征兵,或操练的。”反正朝廷已经下令了,许各地自募兵。
当然,昂州府一致决定,本地无匪患,官军支应得过来,士绅不用操心了。有匪情,上报,州府去剿,包管比你们自己干剿得干净。什么?官军不够?没事,州府会统一招募、统一训练的,州府比较专业,肯定比你们这些良民专业得多。
想要自己招募?不好意思,州府的黑名单上给你留块空地!罪名大概就是:耽误农业生产,一心想要撺掇着良民造反……吧!
昂州的士绅们也很识趣,没一个说要“散尽家财,募兵勤王”的,都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儿,老老实实愁着天干愁着暴雨。州府也没有放松警惕,颜神佑手中的舆部如今规模扩大了不少,具体的结构只有父女俩知道,昂州四野没少撒人,不时探听些大户的动向、民间的风评一类。
哪怕募了当兵,短时间内也成不了军,还是乌合之众。想要达到目前昂州老兵的水平,光是纪律,就得训上几个月。正好,做工程也讲究个纪律配合,先搞个编队吧。
此议一出,自上而下都说好。颜肃之道:“这议甚好,不过……还是先看看动哪一笔预算罢。既然要人干活,口粮就要多发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