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(50)
作者:于欢      更新:2022-04-19 02:17      字数:4857
  由两个内侍张持白绢,皇帝御笔出题。先是诗赋,再由皇帝问策论。
  随着殿廊正中间水漏顶端的标尺一点点的往上推移,殿外的东方的春阳随之慢慢往上升起。
  三月花开,崇政殿外的庭院鸟语花香,树荫下的女子亭亭玉立,试进士的殿没有隔墙,卷帘下的幔帐飘动空中,姑娘,您不去内殿看看吗,陛下的御座后有屏风,能瞧见省元的座次。
  帷幔飘动在她眼中,轻泛眸子转身,不用了。
  第61章 金榜题名尤可期
  黄昏时分, 斜阳照孤影, 群鹤飞过皇宫上空,从江南迁徙北去。
  姑娘,今年入殿试的举子真是少,连崇政殿都只试进士一日。
  宣德楼隐蔽的一角处,落日的余晖将赵宛如的身影拉得斜长,影子折映在墙边朱漆栅栏上, 眸光如天边的火烧云,炙热发烫, 也不知,爹爹对她的映象如何。
  张庆骤视着城楼下的白衣少年, 极为肯定道:李真人的谈吐, 样貌,都不是一般世家子弟能比的, 官家爱才,尤器重真人这种不骄纵的年轻人。
  从宣德门左侧门出来时李少怀被人叫住。转身见叫他的人穿着紫色的绣花边公服, 等人走近时才发现原来是刚才皇帝身边的近臣, 中贵人?
  周怀政托起李少怀,不用这么客气,你是平仲的学生,今日皇帝对提及寇准而冷漠的态度, 让周怀政将心思转到了李少怀身上,我自也会帮扶于你,日后入了这朝堂, 便要谨言慎行。
  对于这个内侍省的高官太监,李少怀所知甚少,不过恩师愿与之交好的人想来也不是什么佞臣,多谢贵人提醒。
  平仲遭人陷害排挤,我亦未能劝阻圣上,痛心不已,望你不要步后尘,今后做事皆要三思而后行。
  贵人教训,怀定当谨记。
  李迪在不远处等着他,见她神色轻松,李迪呼了一口气,适才在崇政殿,我都替你捏了一把汗,可把我吓死了!
  李少怀只是洋溢着笑容,并不后怕。
  上午的诗赋,由礼部的考官先进行阅卷排名,最后交由皇帝定夺。
  陛下,这是刚刚那个坦诚自己曾做过殿试所出之题的少年所重写的文章。钱怀演将卷子呈给皇帝,今年才十四岁。
  赵恒惊叹不已,如此少年落第岂不可惜。于是挥笔在中第名单中添了一个名字。
  礼部再将排名靠前的文章策论呈上,诗赋试才,策论试能,独李少怀的策论吸引着赵恒,李若君...
  见皇帝面露欣喜,周怀政小小的心颤了一下,圣上,这李若君是寇准的学生。周怀政与寇准交好,寇准在朝时常帮衬。
  赵恒原本因喜获人才大悦,又因周怀政的话让他变了脸色。挥了挥手,主考官将试卷收起退至一边。
  从内殿出去,一一查视各座的举子,观今之天下,是你们士子共治之天下,朕最后有三问,观之天下,举之国势,何以治?为人臣者,何以治?彼时君者,又当如何治?
  策论的文章已经看完了,赵恒此举只是想看看他们的胆量,虽不是太宗可也想得魏征。
  想到了答词的举子们上前一步,猛虎在山,百兽莫敢侵;忠臣处国,天下无异心。
  功不滥赏,罪不滥刑。
  智者因危而建安,明者矫失而成德。
  不以尧舜之心为君者,具君也:不以伊尹,周公之心为臣者,具臣也。
  各举人争相上前,各执其词。
  赵恒走至李迪身前,文章写的好,可不知能否说的好?
  李迪上前一步躬身,战事定,四海平,今之大宋,万邦来朝,臣以为,治国先治人,治人先正己身,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,上行而下效,淫俗将成,败国乱人,实由兹起,以儒之教化臣民,仁德而治天下,君臣同体,使之臣民向君,君恩布泽天下,四海归心。
  赵恒点头,将手搭在腰间的玉带上,摸了摸胡子走至李少怀跟前,你呢?
  李少怀只是从躬身合起的袖子内微微抬起头看着皇帝。
  哼!赵恒见她小心翼翼的样子遂轻视其一眼后离去,朕要你说!
  李少怀放下手,望着皇帝的背影直起身板走上前,今陛下开恩科,纳四海,不问门庭,不计出身,为安.邦求贤若渴,诚以问诸士天下之势,以求君之道,臣之道,民之道,心系社稷,此乃百姓之福,天下之幸。
  赵恒停住脚步,站定在漏钟旁,朱色裙摆微拂。
  李少怀轻呼一口气,陛下亲临崇政殿取有才之士,是为天下万民,为人臣自当忠君爱民,上既有问,下当直言其词,行不避言,言不惧色,是为忠正,以百姓为先,而不以君为优,此为中正。君臣同体,天下尤同体,民在次,亦在重,民得教化,使之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臣子介乎君民之间,承之教化,施之教化,视下之苦难,上奏直言。君王治下,当趋以厉害,辨以是非,不问出处,不看门庭,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,思之于民,君安,则天下安。
  殿廊变得格外安静,只剩李少怀的声音在回响,众人皆翘首窥视。
  赵恒双手叉腰,沉呼一口气,举国之事,何以治?
  举子们纷纷竖起耳朵。
  举国势而治,臣只有四个字。李少怀睁眼定住,文武兼备!
  赵恒脸色依旧,看不出是喜还是怒,何为?
  李少怀朝着皇帝的方向躬身,始皇帝横扫六合,改分封立郡县一统天下,二世施之暴.政令天下揭竿而起,高祖立汉,以为郡县此制无血脉同宗而亡,遂以封国郡县并行,致七国之乱,后有武帝实行推恩。而今我朝,以武夺天下,又惧武,岂不是如出一辙?
  赵恒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李少怀,她所言让几位考官与诸众举子震惊,竟敢以亡国比之今朝,皇帝怕是再好的性子也是要动怒的吧,纷纷替其捏了一把汗。
  赵恒合起自己的双手放在腹前,转身,我朝北有辽,西夏,西有吐蕃,南有大理,其心各异,如你所言,当何以治?
  皇帝之声,充斥整个殿廊,李少怀微低的头抬起,上前一步扬声道:观以兄弟之国辽,陛下言其心各异,然同宗血脉尚可倒戈,何况异姓之兄弟,今辽国之盛,觊我中原,窥我华夏,铁骑尤不可挡。夫以举世论国力,综而取之,当教化于民,藏富于民,再富国家,正心于民,正心国家。天下不患无臣,患无君以使之,天下不患无财,患无以人分之。文有智,以安天下,武有力,能定江山,再夺故土,攻城掠地。惟有道者,能备患於未形也,故祸不萌。
  李少怀合起袖子躬身大声道:夫君者,以家为家,夫上君者,以国为国,万世之君者,以天下为天下!
  声音震耳欲聋,逼进人心的话,将殿内众人的热血烘热,沸腾起来。
  翘首之人纷纷投以赞许与倾慕,同时自愧不如。
  考生座次上的帷幔肆意飘动着,皇帝的目光凝着李少怀一动不动,所有人都在此时屏住了呼吸,殿内安静得可听见春风穿堂的声音。
  说得好!
  这三个字,让众人提着的心得以放下,李迪为之松了一口气,再观之李少怀,却发现其格外从容。
  已近日落,礼部将黄色的空榜呈到皇帝御座前,由皇帝钦点一甲名单,再由知贡举当庭颁布一遍后于次日昏时在宣德门前的皇榜张贴。
  蘸墨的笔滞留在空中好一会儿,赵恒挥笔依次写下了三人的名字。
  其余之前排名好中第与落第的名单未有太大的变动,由礼部的官员进行唱名。
  金榜是黄色的,榜内有一张金纸,纸上依次写了三个人的名字,一甲进士及第,甲科第一名,李迪。
  李迪为省试第二,殿试拿了第一也不算太意外,只是他们好奇之前的省元会落到第几。
  甲科第二名,李若君。
  一二名对调了,臣...李迪想要争辩,被李少怀拉住。
  这状元本该是你的呀!
  名次而已,金榜上本就不分伯仲。
  李迪的焦急,倒不是因为自己才华不如李少怀而要让这个状元之荣,他是思及了惠宁公主的强势性子,以及有状元头衔求娶公主岂不更好?
  李迪又喜又气的,心道:你这个傻孩子,怎么就不明白呢!
  甲科第三名,李遵勖。
  本在省试落榜的李遵勖,得恩旨参加殿试,以一甲第三名,提名金榜,进士及第。
  金黄色的榜单收好后换了一卷普通的榜单,二甲取士四十九名,赐进士出身。因人数多,便只按着名字一次念过去。
  三甲取士七十四名,赐同进士出身。
  今年怎的取士这般少?
  嗨,参加殿试的人总共不到四百人,看来又得等一年了!
  沈惟温。官员念完后将名册收起,高声问道:可有异议?
  没过多久内殿又走出一个绿色公服的官员,临川晏殊,少有才志,赐同进士出身,授秘书省正事,留秘阁读书深造。
  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,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,只不过能被重用者,几乎都是前几名,也就是金榜上的几人。
  殿廊内陷入一片议论声,许久后官员扯着嗓子道:若无异议诸位便可以回了,今日昏时宫门外会张登皇榜,一切以此榜为准,金花帖子也会于这两日内发往至你们的住处,中第者若住处有变动要提前申明,另外圣上会赐琼林宴于三日后,届时也会有人通知你们。
  金花帖子到手后,你们便是天子门生,届时该谢恩的谢恩,但这大内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!
  诸士子躬身拱手,是!
  三日省试,一日殿试便在大庆殿前钟鼓楼的钟声敲响时结束了。
  宣德门外的皇榜刚一放出,围观者男女老少皆有,穿着颜色红红绿绿如百花,将皇榜前的空地挤得不剩一点空隙。
  礼部在朝报上刊登榜文,制成多份由各路传信使快马加鞭传至各州县。
  不光朝廷有这种专门传递消息的机构,民间也有私人的小报,这些民间小报往往会比朝廷传的消息还要快。
  各世家的轿子一早就停在了宣德门附近,达官贵人若看中了哪个进士,便上前拉拢,至此之前已在家中备好了晚宴。
  街道上不乏一些胆大之人,带着粗壮的大汉直接将看中的进士扛走。
  普通的二三甲进士都有人争抢,更别说金榜上的了。
  可惜的是,今年的状元郎已娶妻生子,不过也不妨碍一些世家想要拉拢结交。
  李迪被人所围,进出不得,盛情难却,遂无奈的答应了几个员外日后的宴请。
  李真人进士及第,名列第二。张庆离开了一小会儿后将消息带给赵宛如。
  能及第便是天下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了,第二...赵宛如凝视着城楼下远处那密密麻麻的人群,是因为寇准之事么?
  上一世,寇准是在她中了状元之后才被皇帝冷淡贬去地方的。
  人终究是有私心的,爱屋及乌,谁也不例外!
  即便真人只是第二,但也已经是很了不得了,今日姑娘是未曾亲眼见到真人在崇政殿的回答的策论。李少怀中第,张庆替公主开心。
  赵宛如侧身凝着他,你去崇政殿了?
  张庆低下头,今日臣在崇政殿外殿当值,不过臣未被真人看见。
  见赵宛如并未责怪,张庆继续道:官家当堂向各举人提出三问,涉及国事,只有几人敢直言回答,官家特意问及李迪,后又问了李真人。
  臣当差这么多年,所见胆大的官员也不少,但是像真人这般敢直言的,除了寇准再无他人。
  言他们不敢言,言今时之弊,言堂上之人,字字珠玑,撼动人心。张庆为武将,慷慨激昂之语也激起他心中热血。
  今日我总算明白了,您为何这么看重李真人。
  张庆侧过头,看着楼下被众人围拥的白衣少年,虽在远方,可也在一眼中被认出,落日打在那群穿着富贵的人身上,红绿夹杂期间,使得中间的白格外耀眼,金玉,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发光。
  听着张庆的话,赵宛如轻轻的笑了笑,晚霞的红光照在她的脸上,耳畔的发梢被金水河畔拂来的春风吹动,令人为之动容,因为,她本来就是光呀。
  无论名次为几,又不论是何时,她与上一世一样,心中的感动从未消减,甚至要比上一世更为深。
  因为此心中,是情。
  李迪已经娶妻,李公武门庭之高,一般人家不敢高攀,于是纷纷投向李少怀。
  李少怀皆已有婚约而拒之,不管来者何人,是何身份,谈及内事时,她都会言辞拒绝,郡主也好,县主也罢。
  此次皇榜前的轿子中还真就坐了各王爷国公家的小娘子,其沈继宗之子沈惟温就被密王家的县主看上了。
  京郊来了两拨人送帖,帖子长五寸,宽二寸半 上面写着中第人的姓名,帖子下压着花,因此称为金花帖子,帖子用一张大帖装着,大帖外面也写着名字。
  中第的新任官员会在其任所有专门的官员教导,除了金榜之外或者是皇帝熟知有能力的进士,一般都不会委派实权官职,只从一些小官做起。能越级提升的往往是那些进士及第之人。
  正式上任之前,皇帝会赐琼林宴。
  明日琼林宴,殊弟呢?
  他被朝中的李侍郎看重,拉到家里去了,李侍郎有一个女儿,与他同岁。
  李少怀笑了笑,密王之女宜都县主看上了沈惟温,也将他带回了府,可最后上门提亲的却是二郎沈惟清。
  沈伦之孙沈惟温?晏璟听到沈这个姓后愣了会儿。
  对。
  沈继宗本是妾氏所生的庶子,正室无所出,母凭子贵遂扶为正室。
  怎关心起朝臣的家事来了?
  晏璟摇头,师父也姓沈啊。
  李少怀沉闷了一会儿,有空,再会会沈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