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宫受袭
作者:吾谁与归      更新:2023-06-10 09:24      字数:4278
  “朕受这点委屈,和高皇帝、文皇帝相比,完全算不得委屈。”朱祁钰笑着说道。
  于谦为什么说皇帝受了委屈呢?
  陛下掌管天下神器,一心为公,从来没有因私废公,也从未冤枉过好人,时至今日,所有被陛下所杀之人,有一个不是该死之人吗?
  但即便是英明如陛下,依旧有些人暗中串联,造反生事。
  陛下没有让人活不下去,朝廷给了缙绅在纳赋、劳役、律法上的宽纵,让他们安土牧民,他们做到了吗?
  朝廷给了外戚地位、恩封,他们有没有做到久职戚里之荣,益谨人臣之节,和皇帝同气呢?
  朝廷给了官员权力,可是这些官员有没有好好为陛下分忧,为黎民谋福呢?
  没有。
  只不过是推出了考成法,立限考事、以事责人,以政务为第一要务,这不是为人臣子该尽的本分吗?
  不就是打破了同榜、同乡、同师,过去那种简单的人情官场种种规则吗?
  可是他们就开始蠢蠢欲动,甚至跟随着会昌伯府一起造反,陛下这难道不是受委屈吗?
  于谦说陛下委屈,自然是真的委屈。
  陛下以亲王临危受命,登极称帝,至今所作所为,哪一样事儿不是一心为公,可曾有过半点懈怠?
  就这样的英主,天下还要罪之。
  这不是委屈,是什么呢?
  相比较太祖高皇帝的委屈,当年的无数元儒,无数无不怀念我大元宽纵的仕林;相比较当初太宗文皇帝的委屈,不得不为了大义名分,亲履兵锋,屡征漠北,陛下的确也是受了委屈。
  于谦感慨万千。
  “人生在世,哪有事事如意?”朱祁钰倒是不甚在意,都跳出来也好,省的朱祁钰一条条的钓鱼了。
  朱祁钰笑着说道:“这六部、六科、都察院送来了密推阁员名单,不知道于少保要不要看看?”
  于谦无奈摇头,陛下还是这个性子,有事没事甩两杆儿,什么时候才能放弃这种执着呢?老是钓不到,就别钓了呗。
  于谦他可是于少保,他能要咬这种饵儿?
  他俯首说道:“臣不看。”
  朱祁钰略微有些失望,笑着说道:“于少保可知,谁被推介的最多吗?那就是…”
  于谦再次俯首说道:“陛下,臣前往兵部督办官道驿路之急务,臣告退。”
  朱祁钰看着于谦形色匆匆的身影,只能摇头,不上当。
  朝堂上的这些官员实在是太滑头了。
  廷推阁老,是大明自文渊阁建立以来,就有的规矩。
  其中被推介的最多的就是陈循、商辂。
  大明有不入翰林院,不考上翰林院庶吉士,不入阁的传统,就是在考完了殿试之后,进士们的第一卷,考庶吉士。
  朱祁钰对这种潜规则理解,但不支持。
  文渊阁在考成法推行之后,职权发生了变化,不再是梳理文章奏疏那么简单,而是管理六科的权力,权柄极重。
  哪里是一群死读书、读死书、整日里念经的庶吉士,能够担任的责任?
  朱祁钰打算让陈循专心去翰林院修《寰宇通志》了,既然擅长文章,就去做文章,在其位,不谋其政,尸位素餐是要被弹劾的。
  他本打算和于谦商量下,让于谦再担点担子,但是显然于谦显然不咬这个饵,压根不愿意掺和此事。
  至于商辂,正统十年的三元及第,朱祁钰也不准备用。
  一来,朱祁钰心里有点膈应,上一个六元及第的黄观,忽悠着建文帝整日里削藩、削武勋,最后折腾出了靖难之役来。
  这三元及第,朱祁钰一听就是一抖,这有什么高论,朱祁钰都懒得理会。
  朱祁钰瞄向了左都御史、都察院总宪,通政使王文。
  但是朝臣们没人推介王文,因为王文不是翰林院的文林郎,王文永乐十九年和于谦同榜出身,之后直接做了监察御史,开始巡抚地方,而后一直在地方呆了十数年,才进了京师。
  非进士不入翰林,非翰林不入内阁,这个潜规则朱祁钰不打算遵守。
  在元朝以前,是非州县亲民官,不得为相,秦汉唐宋,任何一个宰相,几乎都有亲民官的经历。
  但是到了大明,就变成了非翰林不得入阁,这是一种朝廷集权的必要手段,将内阁学士的资格限制到京官,成为翰林的禁脔。
  这种转变,让翰林院、内阁、朝堂都变成了一个高谈阔论的地方,对地方诸事不了解,如何能理好天下之政?
  飘得太高了,搞不好朝政。
  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。
  王文一旦入阁,那就必然要调陈镒回京,担任都察院总宪一职,王文本身担任通政使,太忙了也忙不过来。
  另外一人则是胡濙的礼部左侍郎,名叫杨宁,偕胡濙理部事,帮助胡濙负责礼部诸事,进退有据。
  杨宁曾经和沐晟在云南配合做事,设戍兵控诸蛮,还曾经参赞军务,和胡濙是一样的人。
  杨宁作为王文副手,负责梳理文渊阁再恰当不过了。
  中军都督府右都督的位置空了出来,朱祁钰将这个职位给了石亨,前军都督府右都督的位置,朱祁钰给杨俊。
  张辅两个弟弟跑了,这俩职位,给了石亨、杨俊,让五军都督府再次运作起来。
  朱祁钰为了应对造反之事,进行了一整论的人事调动。
  他再次前往了讲武堂,处理政事要务。
  一直到夜里,朱祁钰才回到了泰安宫。
  钦天监的中官正许敦说的没错,最近的天气,除了比往年冷以外,的确是月朗星稀。
  明月如同玉盘高悬中天,月光从天如同瀑布落下,将整个京师镀上了一层的银白色,偶尔又飞鸟飞过,却是留下了一道道的残影。
  月悄悄西斜,终于来到了寅时(午夜三点),月光依旧照亮了整个京师,无数道的人影,不断的从照明坊和黄华坊翻出,他们小心的遮掩着自己的身形,向着稽王府不断的靠近着。
  于谦的预料没有错,会昌伯的确打算强劫稽王府,抢走稽王世子或者稽王子嗣,只要能安全到了南京,造反大计才能如火如荼的展开。
  十王府位于澄清坊,朱祁钰的郕王府不断的扩大,最终将半个澄清坊纳入,十王府位于澄清坊的东南方向,和泰安宫遥遥相对。
  泰安宫有缇骑巡按,澄清坊作为泰安宫的外墙,也做了一番加高、包砖和设置眺楼、马道等城防之务。
  那些潜藏的这些人影,不断的甩出手中的钩锁,想要翻过坊墙。
  “咔。”
  一声声勾爪落地的声音传来。
  在澄清坊的眺楼里打盹的卢忠猛地睁开了眼,猛地扣上了面甲,大声的吼道:“敌袭!”
  在他喊出声时候,四角角楼里的铜钟已经开始猛地响起,坊墙上人影攒动。
  火把在铜钟的钟声中,如同一条黄龙一样,瞬间将整个澄清坊的坊墙点亮。
  墙头上的缇骑们躁动了起来。
  最先响起的是缇骑们配得燧发手铳,这第一波想要趁着夜色爬墙的人,立刻被击杀。
  卢忠拿起了一杆鸟铳,瞄准了一个搭弓射箭的敌人,扣动了扳机。
  火绳落在了火门之内,点燃了引火药,引火药燃进了药室,火药冲爆,铅子呼啸而去,落在了敌人的脑门之上。
  卢忠经常和陛下比较武艺,确切的是切磋火铳的使用,卢忠总是很巧妙的输给陛下。
  其实,他对自己的手铳和鸟铳如臂使指,不能说是指哪打哪,只能算是弹无虚发。
  和陛下比武,那必然是陛下完胜。
  卢忠并未装填火药,大声的喊道:“掌令官!传令下去,神枪手,瞄准敌方携带火箭之人,但凡是一枚箭羽落入泰安宫内,全队连坐,军法论之!”
  掌令官开始奔走。
  神枪手是卢忠训练缇骑,专设的一群枪法好的缇骑,专门为了应对突发情况,而训练。
  在两宋交际的时候,金国和元朝有一群人着十几层牛皮甲攻城,只露一个眼睛,极为难缠,为此南宋专门训练神枪手,射这些牛皮甲攻城军的眼睛破敌。
  想做神枪手,手铳打出去,必须要百发百中,弹无虚发才算是神枪手。
  卢忠显然是神枪手。
  不过卢忠并没有装填火药,而是拿起了一杆新的鸟铳,再次点向了另外一名敌人,那人正准备张弓射箭,也是火箭。
  卢忠枪响之后,铅弹嵌在了敌方眉心的地方,弓手倒地,箭矢向天而去,又从天而降,重重的扎在了弓手的身上,点燃了这个倒霉的弓手。
  弓手颤抖了几下,便不再动弹。
  神枪手每人十杆填装好火药的鸟铳,可以随时击发。
  神枪手巡夜,大约有一百人,所以每日都有千余杆的鸟铳被填装,但是却从不响起过。
  浪费吗?是蛮浪费的。
  维持着千杆随时击发的鸟铳,一日就需要近五百枚银币,整个泰安宫的防御支出,一年至少要五十万银币。
  贵吗?是蛮贵的。
  但是大皇帝的大好头颅,价值几何?
  就连扣扣索索的兴安,从来对这事儿,没有任何不满,相反兴安几次三番的要求加钱。
  大皇帝那么多钱,不就是花的吗?
  卢忠下达了不能让一枚箭矢射入泰安宫,那就是真的一个箭矢,都未曾落到澄清坊的外墙上,更别说泰安宫了。
  四名天子缇骑,身着板甲从坊墙顺着绳索滑下之后,带着身后一众缇骑们,与贼人战作了一团。
  这些缇骑全都是身着明光甲的军卒,他们的甲胄和天子缇骑唯一不同的就是花纹比较少。
  身着明光甲的缇骑,如同雄狮落入了羊群之中一般,所向披靡。
  每到钩镰枪刀光闪过,都是一片片的血雾,敌人哀嚎着倒在地上。
  在澄清坊的坊墙上骤然响起时,急促的铜钟声,立刻在所有的坊墙眺楼上响起,惊醒了熟睡中的京师。
  锦衣卫衙门应声而动,五城兵马司应声而动。
  甚至在城外的四武团营和四勇团营,都是一片嘈杂之声,快速在校场集合,随时等待入京。
  这个钟声从未在京师的夜里响起过,但是军卒对这个声音极为敏感,一旦听到立刻就开始披甲,从武备库里领取了火铳,长短兵,在不到半刻钟的时间里,锦衣卫的大门打开,无数的缇骑冲向了澄清坊。
  马蹄声阵阵,五城兵马司在一刻钟的时间内,全都向着各坊而去。
  朱祁钰猛地从睡梦中惊醒,认真听了听窗外的声音,开始穿衣服。
  他对着汪皇后说道:“稍安勿躁,朕出去看看,你待着别动,若是有变,从密道至锦衣卫衙门,自会有人送你和孩子们离开。”
  从泰安宫到锦衣卫是有一条密道,这条密道乃是缇骑挖掘,若是缇骑也叛了,汪皇后等人就是插上翅膀,也飞不出京师了。
  汪皇后急匆匆的穿好了衣服,就向着孩子的偏殿而去。
  朱祁钰收拾好之后,走出房间,就看到了兴安已经恭候在了门前。
  “陛下,宵小作乱,连澄清坊的坊墙都没越过,缇骑已经到了坊外,陛下再睡会?这才寅时三刻。”兴安俯首说道。
  汪皇后听到了无事,也没有惊醒孩子们,便站在了朱祁钰的身后。
  “没事了?”朱祁钰了然,他每年花在澄清坊五十多万银币,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。
  找死的人,碰的满头是包。
  泰安宫的宫门打开,澄清坊的宫门打开,卢忠和袁彬已经将澄清坊外的火都扑灭了。
  卢忠全身俱甲,来到了泰安殿内,行了个半礼说道:“臣死罪。”
  “处理干净了?”朱祁钰示意卢忠平身,他满是笑意的说道:“以后不要说死罪,这次你处理的很好,澄清坊内一个瓦片都未碎,何来死罪之说?”
  卢忠站起身来,俯首说道:“贼人或死或俘,抓了几个领头的人,已经准备连夜审讯了,应该是会昌伯府的人,他们想要强劫稽王府众人。”
  “可能一直没到京师了,不知道澄清坊有变。”
  “要不然不会来送死了。”
  显然孙继宗低估了泰安宫、十王府所在的澄清坊的防御能力,否则不会派人来送死了。
  朱祁钰点头说道:“很好,今夜参战缇骑,每人恩赏五十银币,五城兵马司军卒,每人十枚,不错,反应都很快。”
  卢忠俯首领命,继续说道:“头人交待,他们的目标是稽王府,但是主攻方向居然是泰安宫,意图制造大混乱,然后劫走稽王府众人。”
  朱祁钰稍微思忖下:“倒不算愚蠢,知道声东击西,可惜他们不知道朕这泰安宫扩建了。”
  孙继宗搞阴谋诡计还算是有点意思,不是那种蠢驴闭着眼做事。
  什么叫水泼不进?
  一枚箭矢也别想落入泰安宫,就是水泼不进。
  卢忠有些犹豫的说道:“陛下,要不要修建菱形炮臼?安置几门征虏大将军炮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