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时候,处罚也是一种保护
作者:
吾谁与归 更新:2023-06-10 09:44 字数:4275
江渊在正统十二年收受了大量的贿赂,这些钱最后都落入了宫里的大珰和稽戾王口袋,可笑的是稽戾王和内帑大珰却是三七分成。
大珰们七成,稽戾王三成。
金濂知道江渊收受贿赂,据金濂所说,这件事就连于谦都知道,那基本上属于公开的秘密。
这也是江渊四十多岁的年纪,居然坐到了户部左侍郎的位置,并且凭借着功劳,最终爬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。
这就是江渊的企图心。
朱祁钰从来不怕臣子有企图心,想做官,做大官,封侯拜相不是什么羞于启齿之事。
他也不打算处罚江渊,正统年间,什么妖魔鬼怪的事儿都有可能发生。
正如金濂所言,能够出淤泥而不染,在妖魔鬼怪横行的正统年间,持节守正,那不是难的事儿,是生死的事儿。
“好好做事。”朱祁钰已经弄明白了他想要知道的内容,挥了挥手,结束了奏对。。
朱祁钰看着江渊的背影,歪着头对着兴安说道:“你把此事告知于少保,明日让于少保在聚贤阁等着朕。”
“臣领旨。”兴安俯首领命。
江渊离开了泰安宫之后,有些魂不守舍的向着官邸而去,他并没有直接回家,而是到了水云榭苑的凉亭。
水云榭苑,是陛下移植万岁山上的树木、山石,在大小时雍坊的官邸搭建的小园林,从金水河引了一条小渠至官邸之内,极为典雅。
水云榭苑的土木假山的顶部,有一座凉亭,可供赏月只用。
江渊就坐在这个凉亭之内,他的面色有些颓然和迷茫。
当初一念之差,收受大量贿赂作为投名状投靠王振,换来了平步青云的机会,可是现在却引发了他这一生最大的危急。
陛下不追求他的责任罢了,若是想要追求其实很简单,只需要将这个消息,不经意的散发给都察院的清流言官,有的是人对付他。
他坐了很久,思索了许久,站起身来,向着自己家而去,他并没有想明白,决定暂且放下,决定权并不在他的手里。
于谦大半夜收到了泰安宫来的消息,他住的九重堂和陛下的澄清坊只隔着一条街,兴安几步路就到了。
本来准备休息的于谦,听到了消息,又去了书房,于谦的妻子董氏颇为无奈的烧了壶热水,给于谦沏了杯茶。
“晚上不要熬那么晚,你还这么拼,真当自己还年轻不成?”董氏放下了茶,有些担忧的说道。
金濂逝世,给于谦的夫人董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,金濂六十有五,一生奔波劳累,累了一身的病,她的夫君也是如此,为大明奔波二十余载,也是累了一身的病。
董氏很担心于谦的身体。
于谦笑着说道:“不喝茶了,喝了就睡不着了,我看点东西,待会儿就去睡。”
于谦最近很是清闲,除了去讲武堂坐班之外,并不负责具体事物,所以于谦最近又胖了三斤。
于谦打亮了一些喷灯的光,从书架上拿来了一本厚重的书,慢慢翻开。
书上是一堆堆的名字,这是于谦收集的历年进士及第的履历。
山东孔府大案之前,于谦和陛下奏对,于谦对朝中山东进士及第的学子,如数家珍,就是得益于这本书。
江渊,宣德五年进士及第,宣德五年起,成为了还是太子的稽戾王的伴读。
江渊与王振、曹吉祥、郭敬、金英、喜宁,小田儿一众阉党结识的时间,比陛下想的更早一些。
正统元年江渊出仕,正统十年任会试同考官,正统十二年任户部郎中入东阁进学,正统十四年升任刑部右侍郎。
刑部右侍郎,正三品。
短短十四年的时间,更加确切的说,江渊从正统十二年起,忽然入东阁进学,之后便开始平步青云。
于谦在地方兜兜转转了十九年,挂着兵部侍郎的印绶,做了十几年的地方巡抚。
掌吏部主事的左侍郎王翱,在地方兜兜转转了二十五年,终于回京。
江渊,用了两年的时间,爬到了别人一辈子的终点。
在京师保卫战之中,江渊不畏兵祸,前往紫荆关、倒马关、白羊关巡防,回京之后参赞孙镗军务,在西直门外,差点和孙镗一起殉国战死。
景泰二年,江渊主持会试,同年前往河套,参赞武清侯军务。
景泰三年,陛下南下平叛,江渊持永乐剑,稽查天下粮仓,而后,江渊又平整天下驿路,为大军前行做了充足的准备。
陈汝言让贤,江渊升任兵部尚书。
于谦靠在椅子上,他敲着桌子,陷入了思索之中。
江渊在正统十二年后的平步青云根本不正常,于谦正统十三年回京之后,就知道了江渊为稽戾王收了一笔巨大的贿赂。
次日的清晨,阳光明媚,于谦向着讲武堂而去,就如同往常去讲武堂坐班一样,但是这次他先到了聚贤阁,他来的稍早了一些,陛下还没到,他就站在聚贤阁前,等待着陛下的到来。
于谦的影子,在朝阳之下,拉的极长极长。
“陛下驾到!”兴安在讲武堂门前阴阳顿挫的唱了一句,然后在车驾下放了个凳子,扶着陛下下了车驾。
“参见陛下,陛下圣躬安。”站在讲武堂前的两侧缇骑站直了身子,大声的喊道。
甲胄在身,不用行跪拜礼,这是朱祁钰的规矩。
即便是不行跪礼,军卒们还是站的笔直,威风凛凛。
朱祁钰走到了聚贤阁前,看到了于谦,赶忙走了过去。
他没有骑马而是选择了车驾,其实原因很简单,昨天冉思娘为了有身孕,在龙榻之上,实在是有点竭泽而渔。
“参见陛下,陛下圣躬安否?”于谦赶忙见礼。
朱祁钰看了看日头,他今天虽然坐车驾而来,可是这不代表他起得晚了,只能说于谦来的更早。
“安,免礼,进去说吧。”朱祁钰点头走进了聚贤阁。
于谦走进了聚贤阁的御书房,也未曾坐下,而是俯首说道:“陛下,臣斗胆,江渊不可不罚。”
兴安擦拭着摆钟,摇头晃脑,颇为轻松的调试着几个机械钟表,他听到于谦说话,立刻变得面如土灰,他猛地打了个激灵,吓了一个哆嗦,小心翼翼的放下了手中的机械表。
江渊已经不重要了。
于少保和陛下政见向左,才是兴安打这个哆嗦的主要原因。
一旦于少保和陛下起了冲突,这对大明而言,就是天塌了的大事,这才是兴安惊恐的原因。
金濂薨逝,大明痛失重臣,这要是陛下和于少保起了矛盾,无论谁胜谁负,对大明而言,都是惨败。
很明显,大明皇帝和于少保关于是否处罚江渊意见相左。
陛下和于少保都是很有主见的人,若是针锋相对,怕是要出大事。
“哦?”朱祁钰面色一凝,满脸的笑意立刻止住,示意于少保坐下说话,往前探了探身子说道:“为什么江渊不得不罚,说说理由。”
“私下奏对,但说无妨。”
兴安暗地里松了口气,放下了心中那些担忧,陛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,并不是外界传言的那般,刚愎自用,对于于谦的意见,陛下还是很尊重的。
于谦心里也放下了一颗石头,这也就是当今陛下,换成了稽戾王,他不会这么直挺挺的跑到陛下面前说:陛下啊,你做得不对,这件事应该如何如何。
朱祁钰和于谦这对君臣有十足的默契,喜欢把事情摆在台面上说,而不是像言情剧一样,不解释的误会拖拖拉拉几十集。
于谦言简意赅的说道:“陛下乃是天子,掌赏罚,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。”
“赏罚分明,此乃陛下掌公器之首务,江渊收受贿赂在先,这是有错,陛下不知还好,既然已经知晓,就该处罚。”
朱祁钰陷入了沉思之中,他想起了金濂走的时候那番话,天下之主,职责到底是什么呢?
金濂说的正道和于谦现在说的赏罚,并不矛盾,反而相辅相成。
于谦的意思很明确,现在不处罚江渊,就如同当初稽戾王授意让江渊受贿一个性质,都属于赏罚不分。
这就是陛下亲自下场,和朝臣们狗斗起来,那不是陛下的战场。
陛下是裁判,不是选手。
“朕已经罚过了,稽戾王已经死了。”朱祁钰忽然开口说道。
“啊?”于谦快速的眨了几下眼睛,眉头紧蹙,陛下的思路,转的太快,于谦有点跟不上趟儿。
不过陛下的这个说法,好像也很有道理,此事的确是因为稽戾王而起,也应该因为稽戾王身死而终。
朱祁钰笑着说道:“于少保你看,江渊受贿案,是不是稽戾王授意王振所做?王振被锤杀,稽戾王被朕斩于太庙。”
“江渊的确是收了这笔钱,可是这笔钱一分钱也没有落到江渊的口袋里,他就是想做官罢了。”
“这主谋已经伏诛了。”
稽戾王这一死,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贡献,稽戾王就是个筐,啥都能往里面装。
于谦喝了口茶,这口舌之争,一上来,他居然就落入了下风。
“江渊乃是从犯,有错不罚,赏罚不明,不足以服众,陛下。”于谦接着说道:“陛下,此事非同小可,一旦都察院的风宪言官得知,江渊到时候,更是进退两难。”
朱祁钰一愣:“于少保的意思是,朕现在罚了江渊,反而是在保护他?”
“然也。”于谦赶忙解释道:“有的时候,处罚也是一种保护。”
朱祁钰点了点头说道:“有理。”
江渊这个事儿,一旦被风宪言官得知,那罪名就小不了,风宪言官这帮清流,最擅长的就是没事找事,小事变大,扩大化,可是清流们最擅长的本事。
再加上为尊者讳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,到时候江渊要遭大罪。
警惕扩大化,是朱祁钰这个皇帝的职责之一。
“那有劳于少保写封奏疏弹劾江渊受贿一案,把这件事主动捅出去吧。”朱祁钰想了想说道:“江渊官降一级,任兵部左侍郎继续掌兵部事,将功补过。”
“让胡尚书找江渊谈一谈,把事情说清楚,江渊这个人哪哪都好,就是有点记仇,别让他怀恨在心,项文渊之事在前,朕可不想江渊步了项文渊的后尘。”
江渊很能干,就是有点钻牛角尖,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兵部尚书,就这么被降职,江渊一旦走入了死胡同,谁都救不了他。
兴安和一个小黄门交头接耳了一番,才俯首说道:“陛下,胡尚书在阁外候着,请求觐见。”
说胡濙,胡濙就到了。
“参见陛下。”胡濙看到了于谦点头示意,而后将事情详细了解清楚之后,笑着说道:“此事不难,交给臣便是。”
“胡尚书办事,朕一向很放心。”朱祁钰总是把这种做思想工作的事儿交给胡濙,而且每次胡濙都会做的很完美,不让陛下忧心。
朱祁钰一旦打出了胡濙这张牌,这件事基本上就尘埃落定,翻不出多少风浪来了。
洗地极为专业的胡尚书,从来没有让朱祁钰失望过。
胡濙沉吟了片刻说道:“陛下,李燧也应该申斥一番,这次南衙事儿,他差点就着了道,即便是行无差池,也应该让李燧长点心眼。”
“最主要的是,得堵住风宪言官的嘴,这件事现在不处罚,日后李燧登堂入室,这就是他的痛脚。”
“陛下对李燧有回护之意,申斥的措辞,就应该更加的严厉。”
胡濙今天也是来进谏的,他和于谦要办的事儿大同小异,劝谏陛下处罚。
维护礼法是胡濙的本职工作。
具体来说,陛下对李燧有回护之意,调查李燧的事儿,是天子缇骑亲自做的,李燧并没有做错什么,可是他没有警惕之心。
赏罚,自然是礼法的一部分。
陛下对李燧太过于回护了,这对李燧而言是好事,也是坏事。
“李燧远在江南,朕怕他日后做事反而是畏首畏尾,失去了做事的锋利,朕以为还是等李燧回京述职的时候,在当面训诫妥当。”朱祁钰却不是很认同胡濙的说法。
江南太远了,若是因为这件事,李燧泯然众人矣,不符合朱祁钰的心理预期。
朱祁钰对李燧是有期待的,期待他成为大明一把锋利的剑,不畏强权,只为正义的那把剑。
虽然这一路上,李燧会走的很艰难,但是相信有他这个皇帝的回护,李燧可以走下去。
胡濙满是笑意的说道:“陛下,李燧做事不锋利,那还是李燧吗?陛下多虑了,他不会因为这件事消沉下去。”
“倒是有一件事,臣以为得快点做出决定了,李燧这三番五次都是因为这婚配出了事,不若给他寻个良家赐婚吧。”
“赐婚?”朱祁钰一愣。
胡濙这个想法有点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