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妻本是同林鸟_分卷阅读_105
作者:李好      更新:2020-06-15 10:21      字数:3386
  孙太太亲自过来,给李梨花送了自己亲手做的点心,“小小心意不成敬意。”
  说心里话,这孙太太倒是个明事理的,要不是因为有个孙二奶奶,绝对不必黄太太差。
  “李梨花拿起了一块,尝了一口,笑着说道:“味道真不错,孙太太手艺真好。”
  “我年轻的时候,就喜欢做这些小东西,几十年下来,没有忘记过,你喜欢就好,上次的事儿,真是抱歉。”
  李梨花道:“事情已经过去了,还请孙太太不要在意,记在心上。”
  “赵太太是爽快人,那我也就直说了,我问了我那二儿媳妇,为什么会想到来找赵太太送银钱,她跟我说,是张通判太太给她讲的,她听进去了,所以才做出了那种事儿,不过,这事儿大部分都是我那儿媳妇的错,只是我想着,这事儿也该告诉赵太太一声。”
  “多谢孙太太提醒。”孙太太肯定也想明白了这件事的蹊跷之处,所以才找孙二奶奶问清楚了吧,毕竟孙二奶奶做的这个事儿,有些反常,如果没有人跟她说些什么,她怎么会这么失态的跑到李梨花这边又哭又闹的?
  就像孙太太说的,她那个二儿媳妇是个没有主见的,那么为什么突然就那么有主见了呢?
  没想到背后出主意的竟然是张太太,通判太太。
  张太太见了李梨花都笑眯眯的,也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,不过李梨花上辈子见过太多表里不一的人,恐怕这位张太太就是那表里不一的人了。
  如果李梨花按照某些人的希望的那样,接受了孙二奶奶送的那么多哦首饰,那这背后出主意的张太太,会怎么做呢?
  这倒是有意思了,没想到才刚到林州,就有人看他们不顺眼了。
  “如果你没有来这林州当同知,谁最有希望当这个同知?”李梨花问赵水生。
  “这倒不一定是谁了,如果为了尽快的不耽误事,应该从下面的属官里提拔一个,林州这边,下属的州,也有好几个,提拔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儿,另外还有通判也极有可能。”
  这就对了,李梨花说道:“看来,我们得小心张通判了,恐怕他对你做了同知,已经怀恨在心了。”李梨花把张太太挑唆孙二奶奶的事儿告诉了赵水生。
  “原来如此!”赵水生道,“我会小心的。”
  张通判这样的人,是不吃个大亏,是不会消停的,恐怕以后还是想着法的让他这个同知下台吧,他不下台,他那个通判就上不了台。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有人的地方,就有纷争那!
  ☆、第九十九章 意外
  因为已经到了秋收的时候,赵水生是负责督粮的,所以最近一段时间,就忙得回不了家,一直在衙门呆着。衙门里有专门给这些属官休息的屋子。
  粮食由下面各州县直接送到林州府,再统一交到上面去,除了有朝廷在各地的粮仓留一部分,以防止不时之需,剩下的都会送到京城,由京城再另行分配,是用作军粮,或者是别的用途,就不是下面的州府所能决定的了。
  粮食对一年的赋税也是很重的一部分,就是知府也亲自来坐堂,免得出了差错,他的乌纱帽不保。
  知府蔡大人还有一年的任期就到期了,他是打算谋取京官的,但是这一次的考评,要是弄成了差,那么他当京官就无望,所以更是盯得紧。
  男人们在外面忙碌,女人们这个时候,就不可能还要举行宴会,所以都在家里好好的呆着。
  林州这边的大户,李梨花基本上已经都认识了。
  不过,这些地方的大族,要是有什么事儿,李梨花可以选择性的去或者不去,也没有人说她摆谱。
  通判太太张太太现在见到李梨花还是一脸的和气,只不过李梨花已经知道了这位的德行,于是就只是保持着一般的关系。
  那次的事儿,也不是单单听孙太太说了就相信了,而是他们自己也查了的,果然这中间有这位张太太在推波助澜。
  而且,那位张通判确实是很有资格当了这个同知。
  只是,这同知的官位是吏部任命下来的,不能因为你觉得你有资格,所以就必须这个位置是你的吧。
  弄得好像是他们抢了这位张通判的位置一样,其实简直是无妄之灾。
  此时的张通判,正在赵水生身边,跟着一起督粮呢。
  只不过有一个县的粮食一直没有送上来。这就不算完成了任务。
  蔡大人也很着急,要是拖的时间长了,送不上去,就会被上面的训斥,他最后一年,不希望因为这个,失去了升官的机会。
  张通判主动请缨,“蔡大人,我带着人去看看吧。”
  要是有特殊的情况,那么就得从林州府这边派人过去了。
  州府的也有府兵,比县里的差役要多多了。
  蔡大人现在也着急,派人过去也是正常,于是就同意了张通判的提议。
  张通判说道:“赵大人是督粮的主官,卑职想着,不如请赵大人跟着卑职一起去,也熟悉一些这种情况,以后就不会没有经验了。”张通判是私底下跟蔡大人说的,毕竟这督粮的事儿,是人家赵大人管的,他要是自己单独过去,岂不是越俎代庖?
  蔡大人想着,这也是个理儿,真要只安排张通判,而不让赵大人跟着,那么岂不是说,自己不信任赵大人?
  于是第二天,就把赵水生也叫了过来,跟他说了,要去下县看一看的意思。
  “有张通判跟你一起去,他以前下去过,比较熟悉,你带着他肯定会没有事儿的。”蔡大人是一片好心,怕赵水生这个同知第一次下去督粮,出了什么事儿就不好了!
  所以带个熟悉的人,也会事半功倍。
  赵水生谢过了知府大人,表示自己一定会把此事办好。于是赵水生就和张通判一起去了那个粮食没有交齐的县里。
  赵水生临走之前,跟李梨花交代了,自己要去干什么。
  李梨花一听是跟张通判一起去的,就说道:“你自己小心一些,我觉得这个张通判既然心里不甘,肯定还会整出什么来,这次是你和他单独过去的,他有的是机会,弄出点什么。”
  赵水生点头,说道:“防人之心不可无,我记住了。”
  过了几天,张通判火急火燎的跑了回来,见到蔡大人,就跪了下来,“大人!卑职无能!长平县因为县衙里用大斗换小斗,引起了民愤,我们过去的时候,群情激奋,在我们去长平县的路上,就把我们给拦住了,揪着我们这下官差就不放,引起了慌乱,大家这些贫民追打,卑职好不容易逃出了生天,结果,赵同知赵大人却,”张通判欲哭无泪。
  蔡大人一听,急的不行,忙问道:“赵大人到底如何了?你倒是说啊。”
  “赵大人,赵大人他,被人追到了山崖上,已经掉下去了!”张通判哭了出来。
  蔡大人浑身冰凉,怎么会出这种事儿?赵同知才来了没有多久,就死了!要说没有他的责任,那绝对不会让人相信!他好好的知府,恐怕就做不下去了!
  赵水生在朝廷里还有人,他可该怎么办好?
  “就没有派人过去找?”生要见人,死要见尸!哪怕有一线希望,都得把人给找到啊。
  张通判沮丧的说道:“长平县的那些百姓拦着不让我们过去,我们人少,根本就抵不住,大人,这可怎么办好?”
  完了,完了,赵同知肯定是凶多吉少了!掉到了山崖,还有活下去的可能吗?
  出了这么大一个乱子,他的乌纱帽都保不了了!
  张通判捂着自己的腿,□□了一声,蔡大人听见了,就说道:“张通判是不是受伤了?”
  “是被人打了一扁担。”
  “既然受伤了,就先回去歇着去,本官问你话的时候,你务必要过来!”蔡大人想着,已经折了一个同知,可不能让通判也给折了,他现在得想对策,这帮刁民,简直是不知道死活!蔡大人决定向附近的卫所借兵,要剿灭了这群暴徒!
  只不过蔡大人的幕僚听了,却劝阻道:“东翁,事情还没有弄清楚现在就直接发兵,引起了更多的民愤,说不定就要动乱起来,到时候就是有天大的功劳也不成了!”
  “那你说怎么办?总不能让这些人嚣张下去吧。”现在已经折了一个朝廷的官员,真要什么都不做,那他这个官才是当到头了呢。
  “以卑职的愚见,现在主要是安抚,既然有人搞鬼,用大斗量老百姓的粮食,那么就要把罪魁祸首给找出来,然后重重的惩罚,给了老百姓一个交代,平了民愤,这样以来,百姓们自然感激大人您,大人不仅没有过,反而是大大的功劳。”
  “还大大的功劳,现在已经没有了一个赵同知,那可是朝廷的官员,我就是有功,也抵不了这个事情了,只希望乌纱帽还保着,别的也不敢奢求了!那赵同知的座师是阁老温大人,他的爱徒,才来林州没有几个月,就已经被弄得丢了性命,他岂能不恼?”
  “所以,大人要紧的是,一要把那长平县县衙的人给监管起来,二是要找到赵同知,咱们也不能只听这张通判的说法,说不定赵同知福大命大,一点儿事也没有呢?大人,您想一想,按说,这张通判过去,是要保护赵大人的,为什么赵大人出了事儿,他倒是平平安安的回来了?卑职记得,当初同知的位置空缺的时候,大人曾经跟张通判说过,会向上头推荐这张通判,可是最后确实赵大人来了,张通判就失去了这个机会。如果赵大人出了事儿,那么这同知的位置就又空缺了,说不得大人也要受牵连,张通判的责任不大,说不得他就能当上了同知,更有甚者,让他代理知府的差事也有可能。”